基于绩效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发布日期:2025-11-28 浏览次数:
基于绩效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1)重复施工现象时有发生,缺乏整体统一规划
由于系统开发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部分单位存在重复建设,特别是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推广信息项目的过程中。例如,市局投资30万元开发特殊药品监管系统,通过验收准备投入使用,由于省局发布文件,要求省局统一使用省局开发的特殊药品管理软件,新系统刚刚开发成为“死系统”,其他部门也存在类似情况。
(2)内外信息互联不足,形成部门信息孤岛
调查发现,许多信息项目在规划中明确要求信息项目完成后,政府机关相关业务部门通过使用统一的服务平台或统一的数据交换,实现内部信息业务数据的共享。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规划方案实施,在数据统一、完整性、实时性方面,缺乏标准化的数据字典和数据交换标准,内部数据共享低,不能满足信息共享、业务协作和智能处理的需要,形成以业务系统为单位的信息岛。同时,与其他外部政府机构和职能部门不能实现相互信息共享和实时交换共享,容易造成政府整体信息资源和财政资本投资的浪费。
(3)设备高配低用效率低,信息平台功能浪费
根据对某市18个单位47个信息项目应用系统服务器使用情况的抽查审计数据,发现部分单位在项目建设规划方案中,对有效利用的数据容量和访问量设计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追求高系统配置。实际应用中,服务器CPU的平均利用率为15%(商用服务器的使用标准低于30%,30%至70%,70%以上),高配低用,浪费了大量的系统功能。比如某委“金旅工程”一期项目购买了7台价值92.30万元的各类服务器,测试显示各系统服务器CPU的平均利用率仅为7.5%。同时,很多单位对硬件设备的采购过于依赖国外品牌,不仅采购成本高,而且日常运维成本高。一旦免费运维期过去,系统还将面临一定的技术风险。
(四)实现网上办事程度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政府网站等外部政府系统是政府部门为公众服务和与公众沟通的有效平台,但调查显示,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网上服务实现程度不高;二是部分网站服务信息不足,部分政府网站信息往往局限于日常政府信息和新闻报道,公共服务信息较少;第三,与公众互动的栏目不多,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公众提供讨论和规划的平台,缺乏公共服务能力。
(5)信息部缺乏人才,系统运维和二次开发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工作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扩大,将带来大量的管理和安全问题,因此系统需要具备二次开发能力和独立运行维护能力。然而,审计发现,一些系统在技术选择的建设中缺乏二次开发考虑,一些单位没有及时获取系统源代码,导致系统过于依赖原开发商,存在巨大的建设和应用风险。
-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特点
- 下一篇: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