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参考意义
发布日期:2025-10-23 浏览次数:
高质量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参考意义
1.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增加透明度 中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有一个企业界委员,占总比例的5%,专家学者占15%%,我们并不否认专家学者的重要作用,但毕竟,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是投资者,特别是中小型投资者了解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精通会计实务,了解会计实务一线问题的人应该在建立会计准则方面有更多的发言权。因此,笔者建议,具体会计准则批准后,应公开,让相关利益集团了解并参与标准制定过程,征求意见并处理后,及时披露处理结果,广泛开放。中国证监会下令主张中小股东的投票权,以确保中小股东的利益,并在网上投票的帮助下行使权利。
2. 制定准则具体内容时注意细节
(1)首先为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概念框架。通过美国上市公司的丑闻,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并不一致地坚持概念框架的目的,导致美国会计准则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就像建筑的基础,基础不牢固。无论附件有多豪华,无论附件有多硬,都不能逃脱崩溃的后果。中国应以此为参考,纠正1993年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使其概念更全面、目标更清晰、原则、指导更强,全面推进中国高质量会计标准体系的建立。
(2)内容不要太详细。毕竟,标准中的规则太多了,这是会计实践中的滞后反映。将具体案例写入标准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经济业务的分析,要注意实质性分析,轻描述,避免中国会计准则重导美国的错误。
(3)标准内容的制定注重国际协调。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改组后,其工作重点是尽快制定一套国际财务报告标准(IFRS)。各国对这一标准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宣布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的时间。我们不能闭门造车,顾颖自怜地强调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巨大差异。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体系,就要积极加入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协调的过程,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有中国的声音。至于接受国际会计准则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我们可以逐步协调,逐步跟上国际步伐。
- 上一篇:提出高质量会计准则
- 下一篇:会计监督的基本模式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