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加快我国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

发布日期:2025-10-20 浏览次数:

(1)加快我国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
 
1.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构成,构建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框架。包括:(1)加快制定、颁布和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尽快实现从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的转变;(2)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补充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如价格变动会计准则、施工合同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等。
 
2. 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修订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程序和方法的选择范围和原则。如果将成本与市场价格的低法和现值计量法纳入会计准则,企业可以在特定的约束下自行选择。
 
加快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的命题并不否认会计规范的国家特色。毫无疑问,中国的基本经济体系和市场经济特征决定了中国的会计规范应该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反映国家化的特点。具体来说,首先,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经济体系决定了会计体系的制定应该反映会计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协调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财政资源非常薄弱的环境下,首先考虑会计体系对国家宏观利益的影响;其次,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因此,会计体系的制定不仅要满足会计主体会计和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需要,还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2)加强会计制度实施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1. 各会计主体应加强自我约束机制。与外部监督相比,自我约束具有预防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是保证会计制度正常实施的主要措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强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主要是因为各会计主体应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和制度的要求,制定适合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制度,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同时,各会计主体的管理部门应当从增强地方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双重利益理念出发,督促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必要时将会计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纳入绩效考核,促进会计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加强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是财政、税收、银行等会计主体有关部门定期对各社会主体的会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定期了解各会计主体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能够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的会计主体,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或信贷优惠,对违反会计制度、损害国家利益的会计主体,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和违纪金额(如通知、罚款等)给予相应处罚,督促各会计主体从维护自身形象和利益出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即审计部门应严格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指出审计中发现的有关制度执行问题,督促企业限期纠正。企业不予纠正的,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如实披露,督促会计主体从维护社会形象出发,自觉执行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