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发布日期:2025-10-17 浏览次数:
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会计制度的风险
目前,仍有一些会计标准和规定不适应实际工作。例如,国内巨额贷款坏账难以回报,金融业风险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目前国有银行贷款坏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坏账准备金,对银行贷款造成的损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2.造成实际损失的坏账,由于手续繁琐,条件严格,难以分期摊销。同时,在利润指标的压力下,银行普遍担心坏账的注销,导致坏账日积月累,风险无法及时解决。日韩银行倒闭的事实充分说明,不良贷款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后患无穷。
(2)会计风险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因此,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责任心强,或者在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人为偏差和非法经营,金融机构的资金和财产也很可能遭受损失。例如:会计人员在结算业务过程中,由于票据防伪、防伪识别能力低,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银行资金欺诈、冒领;部分会计人员对支票折扣检查存在误解,认为开户单位经办人员相对固定、熟悉,忽视或省略折扣检查程序,导致潜在会计风险成为现实;部分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贪图幸福享受,利用会计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盗窃、挪用单位或客户资金,造成金融机构资产损失。
(3)会计监督的风险
会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实施会计监督。目前,金融业的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薄弱。例如,商业银行转型后,效益成本的概念大大增强,但一些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只需要存款规模,注重信贷管理,但忽视和放松了会计监督。反映在财务管理方面,基本上是行政资金、会计记账,即事后会计、会计监督管理职能无形。对于一些盲目决策、比较消费、超计划、超支出等违反财务纪律的行为,不能发挥强有力的会计监督作用。
- 上一篇:完善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体系的措施
- 下一篇:当前电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