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环境下思考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模式
发布日期:2025-09-06 浏览次数:
在IT环境下思考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模式
正如前面提到的,管理革命和技术创新的IT时代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各种挑战,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根据IT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重新定位会计。
财务和企业管理软件网络系统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文件/服务器开始(F/S)系统结构,到客户/服务器(C/S)系统结构,再到浏览器/服务器(B/S)系统结构。与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基于Web(HTML、HTTP)信息发布与检索技术、Java跨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技术、CORBA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有机结合,导致整个应用系统的系统结构从C/S的主体结构向灵活的多层次分布结构的重大演变,使其在当今以Web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应用中具有更新的内涵。这是浏览器/服务器(B/S)系统结构。为会计信息系统向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网络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IT技术,挂在大型计算机网络上。企业不仅在内部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客户、供应商、银行联系、交易、结算,形成大型自动化系统。在这里,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为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子系统的作用,收集和处理整个供应链中的物流、资本流及其价值流信息,并提供相应的业务财务报告和预测决策模型。网络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在信息管理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形成新的会计信息循环:
在这个会计信息循环中,传统的外部财务报告只是系统的外部信息出口。提供外部财务报告只是会计模块的功能之一,更多的是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预测、决策和评估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分析、评估和改进各种信息源(企业管理信息子系统,如人力资源系统、制造系统、分销系统等)及其关系,有助于企业在某些方面实施BPR。
2.集中处理模式与分布协同处理模式并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系统在物理和逻辑上的分散和集成。对于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和具体供应链分为采购模块、分销模块、人力资源模块等不同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心数据库相连,在企业各部门,通过企业终端完成信息采集,仅限于部门内部业务预测、控制、评价,然后传输到中央数据库,通过网络服务器综合处理各部门信息。除了产生公布的财务报告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基于企业整体考虑的预测、控制和评价信息,并反馈给各部门。尽量避免各部门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流。这样,整个会计信息系统在物理上分散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但在逻辑上却紧密联合,共同发挥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3.网络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促进审计信息系统的诞生。目前,审计工作主要是手工提取数据,但在网络时代,审计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支持标准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的情况下,在审计过程中,企业为会计师事务所安排合法身份登录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允许注册会计师在一定权限下查询账目和凭证。从网络下载后,各公司自己的审计信息系统将自动进行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抽查、穿行测试等。这也将对审计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各种影响。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产生和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当今以IT技术为经济制高点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1世纪,会计将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更大突破,充分发挥其信息经理的作用。所有这些都将为会计注入新的活力。
- 上一篇: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下一篇: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