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衔接构思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衔接构思

发布日期:2025-09-02 浏览次数:

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衔接构思
 
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解决金融资金使用中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但改革涉及面广,配套改革多,不可能一蹴而就。会计集中会计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它是会计形式的变化。随着资本运动和支出管理的不断变化,会计集中会计也应该发展和变化。因此,做好两者协调,发展会计集中会计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尤为重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可以包括会计集中会计制度。发展趋势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会计集中会计制度为平台,会计集中会计制度包含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只要单位预算存在,单位会计就存在,集中会计也存在)。两者协调的思路是:会计集中会计-(过渡到)财政集中收付-(过渡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扩展。从功能上讲,后者包括前者,会计中心可以改为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可以改为国库集中收付中心。
 
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可以实行财政集中收付的形式,逐步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会计集中会计制度的衔接。其具体思路是:市财政在实施会计集中会计的基础上,不再将综合财政预算资金分配给各级单位,而只向单位发布年度预算指标和月度支付计划。除单位备用金支付小额零星费用外,单位人员资金由会计中心(不是过去)直接分配到享受人员的银行账户;行政单位的采购行为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办理,会计中心直接从单一财务账户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即实现收入直接到国库、公共资金直接支出项目、专项采购直接到供应商、建设资金直接到项目、人员工资直接到个人账户、财务管理网络和会计信息直接到监管部门。
 
与会计集中会计制度相比,这种财务集中收付模式增加了收支改革的内容,同时也利用了会计中心的平台。由于没有这个平台,很难实现财政综合预算、政府采购、工资直接到个人账户等支出改革,取消了资金的中间环节,体内所有的财政资金都在循环。由于单位实行预算指标管理,单位只有预算指标的概念,对资金的理解是“我还有多少钱”,而不是“我还有多少存款”,所有存款都集中在财务账户上。虽然这种财政集中收付已经达到了国库集中收付的部分目的,支出改革也与之相匹配,但两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账户系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模式下的单一财务账户是实际存款,而不是零余额存款账户。二是操作程序,还是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虽然财政集中收付离国库集中收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比会计集中核算更接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没有财政集中收付(主要是配套改革到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不可能一步实现的。这一步的关键是资金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内容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总之,没有会计集中会计,就没有财政集中收付,没有财政集中收付,就无法实现国库集中收付,这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带来了新的支付管理模式和资本运动过程,必然导致政府会计革命,其会计形式也将有一个改革过程。国库集中收付制下的会计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会计,包括过去的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以新的形式反映了政府资金的运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