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心的职能定位
发布日期:2025-09-02 浏览次数:
我国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以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管理体系,以集中收付的形式支付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分配、多账户存放的弊端,有利于统一库存资金调度,降低财政资金运营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加强财政预算实施,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步伐;有利于防止财政资金被占用、挪用和截留;有利于完善财政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腐败。近年来,地方政府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各部门的会计实行了“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方式,为国库集中收付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本文试图从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会计中心的职能定位
1、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部门预算改革的实施。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际定额标准,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完善预算编制。预算单位所有收支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相应科目纳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预算一经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应严格执行;财政部门对预算编制、预算分配、资金分配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注意跟踪效果。实施部门预算,各预算单位必须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预算、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原分散多头管理资金。在行政机构实施会计集中会计制度,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会计制度,虽然预算单位财务自主权、资金使用权和领导签字权没有改变,但原账户取消,所有资金将纳入会计集中会计中心统一账户,所有费用在单位审计的基础上,确保预算单位费用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部门预算,多少钱,专项资金,防止资金相互挤压、挪用。
2、会计集中核算符合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包括预算收入集中入库和预算资金集中支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统一开户,设立总会计、基金会计、统一管理会计等相应会计岗位,负责现金、转账、汇兑等资金结算,以及资金拨入、支出、往来资金的收付。专项业务费用按限额审批程序审批后,集中在会计中心支付。每日零星费用建立备用金制度,各单位凭发票向会计中心报销。通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全面、全过程地掌握和监督各单位每笔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量,从根本上杜绝预算执行中的扣缴、截留、挪用等现象,逐步建立“统一收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单一账户”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3、会计集中核算也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有效补充。这是因为:(1)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解决了预算资金收付环节的控制问题,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预算资金的使用方向。但如何确保使用大量金融资金的单位和项目真实准确地了解其资金需求,参与预算编制的全过程,以及金融资金到位后的日常管理和监控问题,仅靠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无法完全解决的。通过会计集中核算,首先,财务监督可以深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具体参与和了解预算编制和资金使用情况,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加强预算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先进的财务收付信息系统和银行支付系统,会计集中会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与银行在同一大厅工作的优势,为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与会计集中核算关系
- 下一篇: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衔接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