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2025-08-18 浏览次数:

一、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银行业对会计的要求已经从简单的事后会计和报告转变为参与经营管理、控制和评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延伸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和监督不能完全总结会计的所有职能。参与决策、实施控制和考核正成为一种新的会计职能。这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功能的转变已经成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大多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功能相对简单,大多只是简单的报表查询、汇总和财务比例分析。第二,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是货币信息,一些重要的非货币信息(如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不能及时披露。第三,系统缺乏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不能有效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第四,系统需求、实际开发和应用不统一,基本上各部门各自,从部门管理需求和系统开发设计的角度,数据来源多,数据格式不同,功能单一重复,各部门系统数据不能完全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然而,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的单机处理到80年代各类柜台业务处理系统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的应用,从20世纪90年代各行各业的全国联网系统和多元化自助系统的广泛应用,到以数据集中为标志的各类业务处理系统操作平台的统一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截至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已发展成为具有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功能的相对完整的应用系统。然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展缓慢,没有重大突破,学术界对什么是“管理型”一直存在争议。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从管理的本质出发,探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迅速,可以迅速推广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复式会计理论,系统采用会计方法(即数据分类依据)与传统的手工会计基本一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格式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以复式会计为理论基础,以会计信息披露为目标,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便。相比之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理论上,人们对“管理”的概念模糊不清。学术界和软件开发行业对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没有一致的看法,这关系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理念。
 
其次,在实践中,不同规模、不同业务范围的银行(包括同一银行的不同部门)管理风格不同,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内容不同,辅助决策程序不同,需求的多样性也使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更加困难。
 
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要找到科学的理论,首先要了解管理的本质。自泰罗和法约尔开始管理以来,学术界对“管理”的定义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如:“管理是研究系统运行的规律,组织系统活动,使系统不断呈现新的状态”:“管理是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或一系列围绕决策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活动。”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管理的特点,作者认为最后一种观点最能反映管理的本质——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赫伯特。西蒙德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西蒙德的主要观点如下:
 
(1)管理是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组织是一个由个人决策者组成的系统,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是决策活动。本质上,这类活动的管理是制定一系列决策,如制定计划的过程是决策;组织设计、组织选择和权力分配属于组织决策;实际比较与计划标准、测试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属于控制决策。简而言之,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2)决策过程。决策不是一些不同的、间歇性的瞬间行动,而是一个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工作组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情报活动——探索环境,并寻求决策的条件。第二,设计活动——创建、制定和分析可能的行动计划。第三,选择活动——从可用的计划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特殊行动计划。第四,审查活动——评估过去的选择。一般来说,上述四个阶段是按顺序进行的,而实际实施过程应该更加复杂。在制定特定决策的每个阶段,它本身就是一个小规模的决策过程。
 
(3)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将企业管理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即一些重复的工作。这类活动的决策往往是重复的,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样的工作或问题时,我们都可以使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这种决策活动称为程序化决策。另一种活动是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如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等。这种问题在过去还没有发生过,要么是因为它的确切性质和结构极其复杂,要么是因为它的确切性质和结构是不可预测的,但因为它非常重要,需要通过现行裁决来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定被称为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商业战略的制定、财务计划的制定、决策的实施、绩效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可分为程序决策活动和非程序决策活动。其中,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与银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方向有关,并将随着经济环境、竞争形势、技术、组织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许多这些因素不能事先准确预测,没有固有的程序可以遵循,更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因此,商业战略的制定通常属于决策理论中的非常规活动,一般由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指总行和省级银行行长)制定,实施非程序决策。财务计划、绩效评价、风险控制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管理活动通常是常规、重复、结构清晰,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模型解决,这些管理活动属于决策理论,一般由中层管理者(业务部门经理)制定,实施程序决策。至于前台营业网点及其主管部门的业务活动,属于决策执行活动,决策执行结果将通过会计系统反映。从商业战略和战术计划的制定到决策的实施,到事后盈利能力的分析和绩效的评价,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