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5-08-05 浏览次数:
促进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构建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介绍和引进国外研究成果上,主要集中在量利分析、预测、决策、预算、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方面。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很难有活力。中国应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解决以下问题:
1.中国管理会计的定位。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是一致的。中国管理会计应定位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体系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促进大多数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运作和应用,不追求深刻的理论和数学模型,不复制许多不可操作的方法。
2.中国管理会计应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和应用,符合中国的管理逻辑、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
3.了解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的规律性。中国管理会计体系应科学总结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使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建设
1972年,美国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管理会计协会。不久,英国也成立了类似的协会,并成立了管理会计出版物,以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国还应尽快成立国家管理会计协会,负责组织和开展国家管理会计工作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知识交流工作。这将在我国管理会计工作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定管理会计准则
为了将管理会计应遵循的原则、概念与实际应用方法相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体系,还需要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管理会计准则。管理会计之所以不能广泛有效地应用于中国企业界,是因为管理会计没有形成标准会计的公认规则。管理会计准则是管理会计实践的规则和标准。制定标准可以由国家民间协会组织完成。
(四)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素质
1.企业领导是提高管理者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他们就不会考虑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无论会计水平有多高,都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培养企业主要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已成为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首要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领导培训,应适当增加管理会计内容,经济系列职称考试也应适当增加管理会计内容,作为企业会计人员也应及时向企业领导宣传管理会计知识,领导本身也应不断提高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建立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现有会计人员中,仍有相当一部分非会计专业转行,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只有建立一支素质高、数量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才能架起管理会计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l)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使会计人员每年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提高他们的基本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由于未来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将得到提高,不仅要求会计人员了解现代管理科学、数学、总体规划、经济学,还要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
(2)改革现阶段大中专管理会计教育模式。在财经院校设立管理会计专业,改变只在会计专业开设管理会计课程的做法,在管理学科和经济专业开设本课程,改革教材内容,不断完善管理会计技术,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增加管理会计模拟实习课程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科学水平的逐步提高,科技的进步,企业将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作为基于现代管理科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与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兴综合边缘科学——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它将不可避免地发展,并将在深化改革中日益完善。在总结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经验。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将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总体趋势。
- 上一篇: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 下一篇:推进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