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5-07-12 浏览次数:

目前,医疗改革越来越深化,“互联网+医疗”不断创新,传统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倡导的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分析内部财务信息数据,提供客观的管理依据,协调各组织之间的工作,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渗透和审查内部组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应用研究环境不成熟
 
首先表现在公立医院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不了解,重视程度不够。公立医院最大的特点是其公益性,主要目的是为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加上公立医院经理大多是医生身份,缺乏会计、财务专业知识和经验,更注重临床医学研究和如何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对管理会计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不正确,具体到相应的理论研究、岗位设置、人员配置不能有效开展。二是公立医院对管理会计相关章程、制度规定不完善。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本控制和管理,公立医院由于自身性质、药品、设备、设施和设备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特别是采购数量和批次、医疗技术、医疗研发成本需要合理控制,这也是控制医疗服务消费价格的要求。最后,公立医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管理会计不同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一是始终以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为核心,二是始终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因此,公立医院管理会计需要上级卫生部统一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帮助公立医院有序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二)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不足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提供决策依据,管理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还需要全面掌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计工作对医院运营的效率,包括资源配置效率、时间效率、资本使用成本效率等。从知识水平的角度来看,许多公立医院会计、财务人员大多是中途,由医生调动,也有其他身份,即使专业背景,往往是一些技术中学教育,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培训体系不完善,知识体系更新缓慢,不熟悉新的会计法律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从知识层面的广度来看,员工的知识复合水平不高,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虽然公立医院设有独立的信息部门,负责维护系统的日常正常运行,帮助维护计算机,但受管理会计知识的限制,往往无法对管理会计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限制了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发展。
 
(三)信息系统化建设不足
 
主要表现在公立医院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许多会计人员对计算机应用程度低,操作不熟练,计算机掌握水平仅限于简单操作,财务相关函数、编程、快速操作不熟悉,财务作用仅限于会计。在数据方面,缺乏信息或数据不统一、不规范,公立医院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输入手动,也通过计算机,数据分类各部门不同,导致数据即使集中在一起,也难以统一分类,管理会计难以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大大降低工作效率,限制管理会计工作的发展。在系统功能方面,由于忽视会计管理,现有信息系统具有财务会计功能简单,不能满足新医疗改革下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要求。相应的管理功能开发程度不高,系统兼容性差。此外,随着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互联网+医疗”也成为互联网下产业一体化的趋势之一,这也要求公立医院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促进“互联网+医疗”的成本核算和资本控制。
 
结论
 
管理会计是有效整合管理和会计的综合学科,深化医疗改革,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一方面需要客观分析投资项目、资本使用价值、风险等,为决策管理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依据,另一方面也需要全面分析内部组织管理,找出症结,及时解决。充分重视管理会计,引进和培训专业管理会计人员,完善信息建设和优化管理模式,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优化和调整医疗服务提供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在线咨询具有重要意义。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应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得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