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披露会计信息的理论基础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强制披露会计信息的理论基础

发布日期:2025-05-20 浏览次数:

强制披露会计信息的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质、公共物品的性质以及会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构成了会计信息强制披露的理论基础。
1.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是指企业披露会计信息可以传导影响其他企业的现象。例如,企业披露其销售和利润的显著增长可以影响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市场预期。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会导致市场缺陷,导致会计信息披露需要控制。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偏离了社会价值,即积极的外部性会导致会计信息需求过度或供给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往往低于社会所需的最佳水平。例如,为了防止另一家企业进入同一行业,垄断企业可能故意不披露相关信息,使新竞争对手进入障碍,从而增加社会成本;消极的外部性会导致会计信息供应过度或需求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往往高于社会需求的最佳水平,必然导致市场供求失衡,使会计信息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政府有必要控制会计信息披露。
2. 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征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生产不足,或者供应不能满足需求。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不能通过使用他人的产品内部化其生产成本,即消费者不必为使用公开披露信息付费,生产者的生产动机受到限制。企业会故意从利己主义出发披露对其有利的信息,但对用户有需求但对企业获得资本不利的信息可以含而不露,甚至尽量隐瞒和歪曲事实。如果公共物品的生产要满足需求,那么不付费就能消费会计信息产品的“免费乘客”的信息成本必须由全社会承担。政府显然必须在这方面承担责任,即监督公共物品的生产。
3. 会计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经济学中,参与交易的各方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即一方掌握其他方没有掌握的信息优势称为信息不对称。在会计学中,信息不对称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者比投资者更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他们有能力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真实性——维护自己的利益。由于管理者有限的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可能会粉饰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应控制会计信息的披露。事实上,Spence最近也指出:“公司本身有一种内在的动机和倾向,即操纵或伪造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这是客户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必然现象。因此,有必要通过外部手段规范和约束公司经营者,使其在行为上有利于投资者获得足够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