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布日期:2024-05-27 浏览次数: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的系统工程,从“管理结果”升华为“管理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方法。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是指突破广泛的管理理念,把握重点,细化工作流程,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责任制和评价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准、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1、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1)精细化管理理念已纳入我国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财务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八条规定:“坚持法律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务纪律。建立专业精细预算管理模式,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增加财政教育投资的意见》第四条指出:“全面推进教育投资专业精细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国家教育发展,将促进高校当前财务管理模式从会计职责向管理职能的转变,从静态会计到预测、控制、后会计领域,从政府工作态度到服务工作风。
 
与1998年发布的《高校会计制度》相比,2014年的《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会计和报表编制进行了重大修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加强资金分类会计、分类管理,按时完成结转工作。新制度的实施加快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完善。
 
(2)精细化财务管理也是高校提高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为了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改革步伐,努力建立节约能源、科学高效、适合自身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已提上高校议事日程。高校内部业务复杂,资产、人事、后勤、教学、学生工作等业务交织在一起。资金支持是各项任务和业务发展不可或缺的。在评价工作效果时,财务管理水平已作为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纳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加快工作流程的理清,细化财务管理,加强对资金流量和流向的监督,科学评价各类资金的使用效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积极参与财务管理精细化建设的观念有待加强
 
对于非财务部教职工,由于分工差异和专业局限性,对财务部职责理解存在误解,认为财务部工作只是为教职工提供会计报销服务,按时支付工资、津贴、其他劳动报酬和各种保险和公积金,只认识到财务部的服务职能,忽视了更重要的财务管理职能。认为财务管理精细化是财务部的责任,与自身无关,无义务参与,由财务部自行建设,没有意识到各种经济行为与财务管理的紧密性与业务细化、过程整合对建设效果的相关性。
 
(2)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预算执行不够严格
 
高校部门预算编制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强的工作。许多高校的预算编制由财务部独自完成,缺乏必要的论证和研究。部门预算需求过于简单,资金需求没有详细的理由和细节。预算执行控制薄弱,经领导批准增加预算报告较为常见。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非常严重,预算管理形式化,大学资金安排的计划和预算的严肃性大大降低。
 
(三)高校信息化程度低
 
虽然高校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但建设进度过慢,与预期效果存在差距,“信息岛”现象依然严重。这不符合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缺乏信息畅通和数据准确性给后期资金使用效果评价和责任落实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