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布日期:2024-03-20 浏览次数:
毫无疑问,国家财务改革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发展的源泉,因此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了改革创新的动力。充足的财务资源是保证整个事业单位满足社会公益活动需求、顺利开展公益活动的基础。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拨款作为融资方式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创新人性化,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预算收支管理外,财务管理内容还将绩效管理纳入管理的基本内容,使成本管理更加科学,降低事业单位成本,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但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是财务管理新时期财务管理的新出路。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人员建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理念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高效发展的基础。但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严重缺乏科学管理意识,使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困境。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没有制定系统的成本管理制度、资金审批和系统的财务管理规定,导致管理松散、随意、无目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管理意识自然不高。二是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专业知识不扎实,单位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管理培训,管理者意识和能力较差。
(2)财务管理预算问题突出
事业单位的预算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组织的资金收支规模和业务活动方向,是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认,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控制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事业单位破坏了预算的完整性,大量财政资金没有纳入预算范围,预算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二是预算编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预算不能更好地服务于财务管理。一些事业单位“切块”划拨资金的方式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出的效率。由于只注重划拨,不注重监督调查,事业单位不知道下级在哪里使用上级划拨的资金。这种预算拨款方式将监管束之高阁,更容易造成各单位之间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第三,预算执行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实施过程中,任意扩大收支范围,随意放弃审批制度,随意实施预算资金,“专款不专用”成为严重问题。
- 上一篇:加强医院财务信息化的具体战略
- 下一篇: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