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标准化措施
发布日期:2024-01-20 浏览次数: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标准化措施
(1)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和制度体系
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会计制度。建立良好的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制度是做好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为使农村基层财务实践有章可循,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发布的有关农村合作经济会计、财务制度的要求,完善村级财务制度,从现金管理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预算决算到收入支出审批制度,再到财务审计制度,从财务开放到民主财务监督制度等。没有规则不是方圆,通过制度建设使农村财务工作标准化,从会计处理程序方法标准化,使农村财务工作真实、完整地反映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决策支持作用,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使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功能化。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宣传,从制度和教育入手,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防止“村官腐败”。在宣传过程中,主要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加强法律宣传,让村干部和村民明白“自主化”不是“村干部自主化”,而是“村民自主管理”。村干部要自觉主动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民主完全有义务和权力过问,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及时公开财务,让村民参与理财,了解村账,及时纠正和处理问题,堵塞漏洞。二是建立正常的村干部廉洁教育机制。要把村干部廉洁教育纳入年终考核指标,形成定期、有针对性的教育,经常给村干部敲响警钟。第三,要加大惩戒力度,取信于民,以身作则。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对村干部犯罪的查处,增强法律威慑力,增强村民监督村干部的信心。
(二)严格执行财务信息披露和披露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所有会计事项,必须按照监察部、农业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披露暂行规定》的要求披露,并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农村基层组织集体经济成员关注的财务事项,应当及时、有效地逐一公布。村财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解释和回答群众的问题。
(三)加强对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
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监督队伍,充分发挥农村纪委纪检监察的作用。农村纪委要积极介入各类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环节,跟踪问效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财务管理混乱的单位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同时,由乡镇财政牵头,每年组织一次财务交叉检查,派遣农村纪委和农村财政人员统一调度,对农村财政实行异地交叉检查,并在农村纪委和农村财政工作例会上通报检查结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分阶段的财务监督重点和措施。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会计的监督,建立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 上一篇: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标准化的概念
- 下一篇: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