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金缺口财政支付能力分析
发布日期:2024-01-14 浏览次数:
随着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长期稳定。在此背景下,我国养老金制度、养老金支付、保值增值和可持续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金融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能再次面临依靠财政解决巨大财务风险的问题。因此,养老金缺口财政补贴的规范化关系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对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研究迫在眉睫。
基本养老金缺口财政支付能力分析
为了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养老金制度融资模式的改革。从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来看,引导养老金正确使用,将养老保险收支纳入政府定期预算或专项预算,建立养老保险财政制度,为养老保险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已成为国际惯例。政府必须发挥最终担保人的作用,作为养老保险的公共利益,基于国家认可和公共责任,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负全部责任,作为社会制度安排,经营金融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最终确保制度的良性运行和合理发展。
(1)目前我国财政对养老金缺口支付现状
为防止基本养老金被挪空,逐步完善个人账户,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各级财政对养老金缺口进行了“实缺实补”。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仍是当前财政支付的主要方面。但由于国家财政责任的隐性化,虽然各级财政以“明补”、“暗补”的形式对养老保险进行了“明补”,但归根结底,这种短期财政支付行为不能与财政应承担的责任相称。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达到19496.6亿元。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收入连年大于支出,形势十分乐观。原因是省级统筹制度设计造成的,但总收入大于支出,各地区养老金收支差距很大。因此,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仍存在潜在的重大财政危机。因此,政府财政应建立有效机制补贴养老金缺口。
(2)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计算
了解中国未来财政支持养老金的能力,预测财政收入的规模,对促进养老保险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选择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记为GDP),财政收入为解释变量(记为CZSR),样本范围为1978―2012年。首先要进行稳定性测试,防止伪回归。CZSR和GDP分别为DlnCZSR和DlnGDP,LnCZSR和LnGDP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项。
经检查,变量为一阶单整不稳定变量,采用E-G两步法进一步协调检查:以LNGDPT为自变量,以LNCZSRT为变量,采用OLS方法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lnCZSRt=9366+0.92171nGDPT+et
20.963R2=0.965t=34F=869
经检验,lnCZSRT与lnGDPT之间存在协调关系,残差序列μt是一个稳定的序列,在95%的概率水平下存在长期的平衡稳定关系;滞后多阶检验结果表明,当滞后度为1,显示水平为5%时,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分析。GDP与理论分析相匹配,这是格兰杰财政收入的原因,也符合现实。两者在检验结果上高度相关。使用EViews6.0软件后,GDP对财政收入的ECM模型得到如下:
DlnCZSRt=0.0674+0.4689DlnGDPT-0.0.0414
20.61R2=0.569DW=1.932
上述估计表明,财政收入存在反向误差修正机制,其变化不仅取决于上一期财政收入本身的变化,还取决于当期GDP的影响。本文采用指数平滑法对2013年―根据2050年的GDP预测,由于在预测第二阶段的LNCZSRT时,需要第二阶段的DLNGDPT值,然后将其替换为上述公式,以获得未来一年的财政收入。
(3)设计缺口财政补贴方案
根据债务偿还“以缺定需求”的原则,计算2023年养老金缺口出现,补贴方案的设计仅考虑2023年―2050年。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解决:当期缺口、当期解决方案(方案1);债务分摊、平衡消化(方案2);缺口分段、负担分段方式(方案3)。
1.按计划1解决,债务负担比例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76%,从2023年开始逐渐上升,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该计划的补贴负担率与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趋势明显。与目前国家“实缺实补”的补贴方式类似,如果缺口规模计算与制度实际运行差异化,将给缺口年份的政府财政预算带来巨大困难。
2.按方案2设计,债务负担比约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96%,如果平均分摊2023―2050年28年养老金累计债务平均每年消化9460亿元。2023年将成为财政补贴负担最高的年份,未来将逐年减少。2050年将成为补贴负担最低的年份,补贴负担率为0.88%。该方案间接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前期会对国民财政造成一定负担,但后期会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增加而减轻财政负担。
3.按计划3进行补贴,2023年补贴―2050年这28年分为6个部分,从2023年开始逐渐上升,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约占财政收入的5.85%/年,未来逐年下降。对于老龄化高峰期的年度财政支出,补贴计划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以上三种常规方式会导致不同时期财政补贴负担的依赖,而2.34%是上述三种方案中养老金缺口财政补贴负担率的平均值。假设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规模普遍平衡,未来国家财政将实现平衡预算。此时,养老金缺口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财政收入负担的比例接近平衡。因此,2.34%的比例更符合未来财政年度负担的养老金缺口,如果不考虑其他变化因素,实际比例将大于2.34%。
- 上一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应对未来我国基本养老金面临的财务缺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