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1-13 浏览次数: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经到了转折点,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传统的广泛管理暴露出许多缺点,无论是在高校财务支出统计还是高校资本利用率都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因此放弃传统管理理念向精细管理转变是每所高校面临的问题。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精细化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所以学校注重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往往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许多高校管理人员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财务问题,只关注财务收支,不结合预算管理和学校未来发展和资源配置,导致预算不能满足教育资源的需求。此外,高校财务管理人数少,人员素质低,只能保证日常运行,预算精细管理意识薄弱,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差,导致财务管理不科学。
 
(2)预算粗放,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日常工作的基础。由于大多数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对高校财务业务不熟练,导致管理不规范,大多数高校部门和部门在项目定额标准上不合理。高校传统的粗放管理大多表现在预算划分不合理、预算标准和具体经济用途不明确。此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在制定项目定额时,往往自行评估定额标准,不符合相关文件标准,具有个人主观倾向。这种情况往往导致高校财务赤字和收支不平衡。因此,采用精细化管理,完善高效可行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3)预算能力差,收支不平衡
 
在高校财务预算中,财务预算能力差,导致财务收支不平衡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科研项目在申请资金时并不符合相应的标准,财务人员在批准预算时也非常随意,导致科研项目中财务费用的浪费、科研人员的腐败等。因此,高校在划分项目资金时,要按照实际情况对应的定额标准进行预算,实行科学分配,把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这也有很大的推动校风校纪整顿的动力。
 
(4)预算效果差,缺乏监督考核机制
 
在大多数高校中,管理者对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监督考核机制,导致财务赤字和成本浪费。由于高校评价机制尚未完善,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实际成本往往与预算大不相同,与预算成本目标不一致。项目过程中缺乏相关监督机构和专业监督人员,高校领导对项目过程和资金具体用途不明确,导致项目过程缓慢,资金投入大,浪费教学资源,影响学校发展。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合理科学地分配财务,提高财务预算的利用率,突出财务预算的效果,对加快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提高科研效率有显著作用。
 
三、精细管理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1)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
 
要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首先要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日常行为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预算经理要本着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合理科学地划分每一笔费用,稳定财务收支。结合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传统广泛管理问题,精细管理科学选择预算编制,结合各种预算编制方法,制定一套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预算定额标准。此外,高校应建立预算责任制,预算下落审批权限必须明确,从学校到学院到各部门明确自己的审批权限,对个人实施预算审批管理。建立项目预算评价机制,在项目开展前控制预算,明确预算的具体去向。建立预算制衡机制,成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财务和各部门职能人员组成。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人员应按照精细规定完成项目研究、预算审计和验收,为预算管理奠定基础。
 
(2)控制预算的分配和使用
 
高校资金预算的实施主要集中在分配和使用两个部分,管理者应严格、精细地管理这两个环节。资金分配应避免一次性分配,按月分配或根据实际情况支付,提高分配的科学性。此外,高校应规划下学年的关键需求,做好预算编制,确定下学年的预算管理中心。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工作,如教学楼的建设,可参照其他高校教学楼建设的总资金,调查市场上的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根据经验制定预算范围。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资金购买商品,不得随意增加或降低成本,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预算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必要时可报有关部门严格论证,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审计制度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科研项目的进度。在预算管理中建立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使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使命和权限,严格监督相关人员的执行行为,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跟进预算执行进度,评估预算的实际利用率。对各高校、各部门、各个人的财务预算进行精细化评估,评估结果直接与工作绩效挂钩,鼓励评估结果高的人员提高员工积极性。对于大型项目,要定期召开项目报告会,汇报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有利于改善项目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四)建立财务管理平台,实施财务公开
 
高校的每一笔财务都需要实施,以提高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建立财务管理平台对合理控制预算起着重要作用。在公共平台上公布财务预算和资金的具体用途,有利于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率。精细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项目进度、资金分配和进度查询,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也可以放在平台上。学生可以使用学号查询自己的财务状况。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软实力也需要提高。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应加强各方面建设,财务预算管理不容忽视。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摒弃传统粗放型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编制,落实每一笔资金,提高每一笔预算的利用率,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发展,也带动了我国教育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