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现状
发布日期:2023-12-27 浏览次数: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自行举办的高校。民办高校不依赖国家财政资金,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因此,民办高校在成立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更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财务内部控制,对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有很大帮助。基于内部控制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形成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避免财务风险。
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现状
(1)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理解和企业文化,外部环境是指外部对企业的监督。目前,大多数私立大学都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不重视内部控制,员工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私立大学的大多数企业文化也指向招生和就业,很少关注内部控制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往往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匹配。外界对大学的关注也是教师、校园建设等方面,不能对大学的内部控制形成有效的监督,因此私立大学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好。
(二)组织机构
民办高校一般按职责和职能划分。虽然方便高校开展有效工作,但不利于高校的内部控制。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联系,不能形成部门之间的相互约束和相互监督。例如,学校下属学院私下租用场地,将收取的租金用于学院的日常开支。类似的情况暴露了民办高校在监管方面的薄弱环节。组织机构的不合理性给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实施。
(3)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体系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但现阶段大多数民办高校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没有有效地划分下属高校和部门的工作,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特别是财务资金收支审批管理,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问题难以追究责任人。此外,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不能有效地评价员工的工作,也不能形成长期的激励机制。
(四)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是指监督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监督审计。一些私立大学在内部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出名。一些私立大学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即使没有履行有效的审计职责,财务工作中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内部控制失败。
- 上一篇:完善军事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具体措施
- 下一篇: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