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建设信息化项目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发布日期:2023-10-02 浏览次数:
统一建设信息化项目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1)规范会计方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鉴于统一建设信息化项目由集团总部投资,项目建设后形成的资产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应作为资产建设收集成本,记入“在建工程”科目。根据统一建设信息化项目的特点,项目费用可分为硬件费、软件费、系统实施费等四类。充分利用企业集团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所有相关企业根据投资项目进行财务会计专项会计,设置标准化多级科目分类详细会计,确保企业集团各单位数据的一致性,免除不同单位或业务部门的账户不一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企业集团对系统功能需求的解决方案――采购软件与二次开发相结合或自主委托开发内部软件的方式不同,应严格按照谨慎原则进行审计,合理区分项目支出的资本化和成本范围,为项目转移和竣工决算提供便利。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于项目建设阶段和运维阶段平行的项目,要认真区分成本的真正目的,将运维成本直接纳入成本科目,避免虚增资产。各有关部门在会计处理前应充分沟通多个项目之间的人员划分、场地、水电等公共费用的比例、软硬件设备的利用率等,规范项目成本收集和费用分配原则,确保分配金额的科学、合理、准确。
(2)金融业务整合,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统一建设信息项目的实施应严格按照集团总部发布的投资计划、批准的项目内容和预算执行。项目内容和施工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预算。
目前,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充分利用ERP系统的项目管理PS模块,管理统一信息项目的前期规划和概算,建立标准化的WBS元素。WBS结构的编制应与投资预算相匹配,预算明细应与财务系统的成本要素进行比较,使相关WBS元素的预算与项目投资计划的批复数一致,实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控制投资预算,加强项目统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利用PS模块实时跟踪项目进度,财务部门可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提前控制支付,确保投资支付口径与计划口径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系统可以综合控制项目成本、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共享,使项目进度信息和投资预算信息一目清晰,业务和财务部门可以掌握项目实施和实际成本,使投资资金控制点向前移动,避免超投资计划支付。
(3)及时办理转资和转让手续。由于统一建设信息化项目覆盖面广,往往分批上线,项目结算和竣工验收滞后。根据会计准则,对于已达到预定可用状态的项目,虽然未结清项目余额,未全面验收,但也可以估算固定资产。对于未完成验收但已在线验收的项目,项目承担人可根据批准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预算或相应投资计划,客观估算验收、在线、正式运营部分(或全部)的成本,进行预转资金。办理正式转资手续时,将预转资价值调整为最终确认价值,并相应调整折旧金额。项目承担单位转让或预转资后,硬件、软件资产应及时将软硬件分配给相应的区域公司,由各用户管理,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单项工程多,项目承担单位甚至可以采取“先转移后转移”的方式进行资产处理,尽量在竣工验收前完成实物设备资产的管理权转移,明确用户的管理监督责任,待竣工验收后再办理正式转让手续。
一般来说,统一建设信息项目建设周期长,财务会计复杂,资产数量庞大。没有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约束监督机制,必然导致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质量下降,甚至严重失实,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损害股东利益。面对日益突出的财务问题和风险,要根据统一建设信息项目的特点,尽快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形成可理解性高、可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支持体系,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 上一篇:建设信息化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下一篇:财务结算中心报销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