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结算中心报销现状分析
发布日期:2023-10-02 浏览次数:
目前,政府部门、高校、事业单位一般都有财务会计中心。随着国家对预算资金监管和使用的相关规范文件的出台,财务集中会计在会计和监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务结算中心一般承担本部门或企业全部资金的结算任务,资金量大。在日常财务报销中,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转账支付1000元以上,现金结算可用于1000元以下。随着公务卡强制使用制度的实施,财务预算基金的公务卡结算日益增多。面对复杂的结算方式,X选择安全、高效、方便的结算方式非常重要,非现金报销方式是一种很好的结算方式。
财务结算中心报销现状分析
(1)报销和支付方式多种多样。根据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央部门日常资金使用属于公务卡刷卡目录,强制使用公务卡结算,保留信用卡收据报销,属于中央财政零余额资金,记入“待清算公务卡报销金额”交易科目,每月集中还款一次,通过零余额网上银行系统公务卡还款功能支付,方便快捷。属于非零余额资金的,报销直接用单位卡支付,直接还款到个人公务卡账户,随报告清算。对于现金业务,一般报销人员提前报告支付计划,报销时随报告清算现金。
(2)现金支付存在隐患。根据财务管理规定,为确保资金安全,一般单位当日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一般要求在800元以下,不同单位可能不同。出纳员应当按照报销计划当日提取现金,当日超额资金应当送银行存放。每天提取现金需要专车和保安护送。由于银行业务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天早上提取现金占用,下午报销后现金必须在银行下班前入库,导致报销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下降,报销人员意见很大。同时,单位还需要保证车辆和保安人员时刻待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出纳工作效率低,厌倦了在银行和单位之间奔波。被服务单位满意度低,报销困难,排队。
(3)财务软件功能模块的利用率较低。财务会计一般使用财务会计软件,部分部门还开发了专门的财务会计软件。例如,气象部门使用软件公司开发的A++报告系统,并根据气象部门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增加相应的模块,以满足日常使用。但在各单位的使用中,特征模块要求具体用户进一步细化和调试。大多数用户只使用系统模块,特征部分懒于使用和开发,使软件利用率低。许多数据分析功能没有被使用,只打开了日常会计功能模块。
(4)网上银行的普及程度还不够。电子支付和银行网上银行支付越来越普及,取代传统结算方式是《纽约时报》的发展趋势。会计中心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可以提高支付效率,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会计单位领导不注意,资金不安全,抵制开通网上银行;会计中心出纳认为使用程序复杂,不如直接报销发票方便,满足现状,导致网上银行普及率低,结算方式不能满足当前信息会计要求。
(5)岗位分工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传统的岗位分工是会计和出纳负责具体的会计单位,按单位进行岗位分配。具体会计单位业务量不同,导致岗位分工不均,需要定期轮换,不利于会计单位日常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和长远发展,影响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在信息化条件下,根据财务信息平台系统,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的操作方式对基础财务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每个岗位流程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每个财务人员都可以负责报销流程的某个环节,实行大平台管理,实现财务报销的程式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 上一篇:统一建设信息化项目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 下一篇:财务集中核算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