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现状
发布日期:2023-09-29 浏览次数: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形式。为了详细讨论,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模式分为四个方面:教学理念、教学组织结构、技术支持和评价方法。财务管理实验教学一般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围绕理论教学知识点,通过计算机操作创建财务管理模型来解决相关问题。目前,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存在实验基础落后、实验时间不足、案例数据过时等问题,但教学模式问题是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教学理念陈旧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的概念仍然坚持“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传统理念。旧的教学方向和角色定位不考虑财务管理学科的特点,不能满足技术发展变化和学科建设的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为实验教学带来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应首先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组织结构落后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的组织结构仍然遵循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和依赖课堂的作用。学生在实验课上听、看、练,但课后参与较少;学生盲目机械学习、模仿和操作,缺乏思维和创新。落后的教学组织不利于学生主观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教学的组织结构。
(3)缺乏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和可能性。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对文科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投资不足,专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缺乏技术设施和手段制约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4)评价方法单一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侧重于结果评价,实验结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然而,单一评价方法的低差异和低效率会降低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热情。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应改变评价方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