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职能产权观点
发布日期:2023-09-27 浏览次数:
1、财务职能的意义
中国著名财产学家刘恩禄教授对财务职能的表述是“财务管理的责任和功能”。尹书亭教授的表述是“企业理财人员在企业理财实施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吴水鹏教授的表述是“科学处理企业财务活动,正确处理企业与相关方面的财产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虽然各种表达方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财产的功能是财务所能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一般来说,财务职能应该表达的是财务所做的。
二、财务职能的传统观点
传统的财务职能观点是围绕“职能”的含义展开的,称为传统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郭复初认为,财务的本质决定了财务功能,财务功能是指财务本身的独特功能,体现在融资功能、调整功能、分配功能和监督功能四个方面。余旭英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围绕企业财务目标,正确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调整、配置和平衡,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企业财务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顺利进行。吴水鹏认为,财务管理的功能可以表达为:科学组织企业财务活动,正确处理企业与相关方的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刘恩禄、汤谷良认为,财务管理的功能是指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财务管理职能具体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耿汉斌、顾兴素认为,社会主义财务有六大功能:筹集资金、垫付资金、增值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和财务监督。刘贵生、熊哲玲认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财务融资功能,二是财务分配功能,三是财务监督功能。陈玉圭认为,财务职能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源于职能的两种含义。一是注重功能的发挥,是指工作的作用,即财务的功能。另一种意义上的职能侧重于职责的行使,即管理职能。
财务理论界通常用“责任和功能”来定义功能,功能和功能不能完全等同,责任是指财务要做什么,功能是通过履行职责,也就是做什么来达到什么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功能是责任和功能的结合。
三、财务职能产权观点
财务职能理论研究引入产权观点后,形成了两种基本观点。
一是以企业本身为财务主体,讨论财务职能。吴中信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在财务的几大功能问题上,可以将融资、调整、投资、分配等四大功能作为资源配置的具体功能,并将其作为整体与财务监督职能并列为财务的两大基本功能。两者的关系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进行财务监督,在财务监督过程中进行资源配置。其中,资源配置功能是财务的最大基本功能。融资、调整、投资、分配等功能不能提高到与监督并列的地位,而只能作为具体功能。
另一种观点是基于财务主体的分层理论,从财务管理主体的角度研究财务管理职能,重点从责任上界定财务管理职能。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应该是指财务管理主体的职责和功能。具体来说,是将财务职能进一步细分为所有者的财务职能和经营者的财务职能。
四、各种观点分歧的原因
1、对财务本质的不同理解。从财务职能的定义来看,财务职能是财务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是财务本质的具体化。财务的本质决定了财务职能。对财务职能的不同理解,很多都是由于对财务本质的不同理解。财务本质的不同观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某些特点。
2、对财务目标的不同理解。财务职能是由财务本质决定的,但财务职能是财务实现目标的前提。财务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行动指南。财务职能的内涵是如何实施财务管理,即如何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3、对金融环境的不同理解。金融环境对企业金融活动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就金融功能而言,其内涵和延伸总是随着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市场经济体系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金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的功能。在不同的金融环境中,人们对金融功能的理解和评价是不同的。
4、对金融实体的不同理解。金融实体是独立开展金融活动的特定单位,通常是指具有独立或相对物质利益的经济实体。金融实体决定了金融经营的范围,是金融功能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多层次和国民经济经营活动的多层次决定了金融实体的多层次。
五、财务职能发展趋势
从以上对财务职能表达不同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财务目标、财务环境和财务主体的变化会导致财务职能的变化。如今,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务职能适应这种瞬息万变的局面,及时做出调整,特别是突出财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财务不同于会计,财务面向未来。通过预测未来的财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做出现在的决策。上述投资、融资、分配、监管等功能都是基于预测和决策。因此,财务预测和决策功能应该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 上一篇:高校财务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事业会计与基础设施会计分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