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3-09-07 浏览次数:
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对策
对于当前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可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降低其局限性,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为报表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1.完善财务报表披露内容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中“充分提示”的原则,应充分提供所有能够公平展示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理解。因此,在现有财务报表的基础上,一是充分披露方向;二是简化披露方向。一方面,报表附注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品种也越来越多。这些努力和尝试都是为了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受到信息用户的欢迎。因此,这种改进已成为改革财务报表的主流。然而,盲目改进充分披露的方向可能会陷入信息过度的泥潭,导致信息有用性的降低。可见,这一方向的改革只是伴随着充分披露,作为纠正信息过度倾向的手段,很难成为改革的主流。
2.完善财务分析方法
要在财务分析方法上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首先,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在对企业进行内部定量分析时,首先要做出定性判断,考虑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人们丰富的经验和数量精确计算的作用,使分析结论准确;二是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财务报表的反映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因此,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要注意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的结合,为企业未来的适当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企业在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时,不能依靠某种分析方法,而是注重从各个层面吸收各种分析方财务管理的任何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最后,企业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过程和效果往往受到一定的外部环境的限制。在报告分析中,仅从企业内部找到原因是不好的。必须结合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我们还可以在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中进行全面的思想创新,相对透明的财务状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成员的凝聚力,这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决策的实施。
3.完善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原则,应充分提供企业经济事项公平表达所需的所有信息,使用户易于理解,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和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此,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1)市场份额;(2)产品质量和服务指标;(3)金融衍生品;(4)人力资源;(5)潜在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指标(6);无形资产信息;(7)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8)增加财务报表附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仍处于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发达国家财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因此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和有用信息披露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也是充分体现会计信息全面性和相关性的有效手段。
4.提高财务报表分析师的综合素质
无论采用哪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分析师的判断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因此,加强财务报表分析师的培训,提高分析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解读和判断报表指标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会计、财务、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管理知识,掌握现代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和综合数据收集能力,掌握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积累丰富的专业经验,可以大大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5.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更新要求,只有认识到分析的局限性,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不断改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分析水平和质量,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 下一篇:财务报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