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发布日期:2025-11-10 浏览次数:次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这里主要介绍比较分析法和评分法,这两种方法目前在审计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
(1)比较分析法
根据审计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差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析评价意见的方法,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一是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比较:二是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的比较;三是实际指标与同行业指标的比较;四是实际指标与集团内部企业的比较。
(2)评分法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分数来评估任期经济责任的方法。通常根据审计内容分解,根据权重设定评分标准,然后根据实际审计后的分数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三)综合分析评价法
在审计实践中,上述两种方法和其他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相结合。
二、资产负债表主要资产质量审计评价指标
首先,应收账款。主要分析指标包括不良不实应收账款的比例和所有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平均账龄指标易于与历史及相关时期进行比较。
二是存货。一是不良不实存货比例(有账无物,账实不符);二是无需使用(积压)存货比例;三是存货跌价损失率;四是存货平均账龄(全部存货账龄按加权平均计算)。
三是长期股权投资。一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不良不实比率;二是长期股权投资跌价损失;三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增长率。长期股权投资增长率指标是反映投资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的指标,也可以作为间接分析和评价长期股权投资资产质量的指标。第四,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现金分红率。该指标主要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现金分红,是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管理和经营质量的指标,可以从一个方面间接反映其资产管理的质量。
第四,固定资产。一是不良不实固定资产的比例;二是未使用和不使用固定资产的比例;三是固定资产成新率;四是固定资产价格损失率;五是固定资产设备的主要利用率。
第五,在建工程。一是不良不实施工程费用比率;二是在建工程价格损失率下降。
第六,无形资产。一是不良不实无形资产比率;二是无形资产跌价损失率。
在判断和评价资产负债表中主要资产项目的质量时,主要采用经济指标比较分析的方法,以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和量化指标作为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评价资产质量,首先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静态分析开始,主要取决于资产表是否一致,是否真实反映账面价值,是否有潜在损失或“水”;二是分析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资产配置比例是否满足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第三,动态分析主要取决于资产的管理过程、运营效率和效果,作为资产质量分析的因素,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和分析资产管理的质量。
作为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全面系统地揭示和反映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企业规模和发展能力、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审计机构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选择和使用能够揭示和反映经济事项本质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