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标准
发布日期:2025-11-10 浏览次数:次
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规章制度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离职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机构在接受组织和人事部门委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仅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程序和内容,也是组织人事部门和被审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评价标准是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障。本文就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下讨论: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的规模,即以什么样的标准作为审计分析和评价的依据,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一)经营计划指标标准标准
经营计划指标标准以企业年度经营计划指标为标准,衡量和评价企业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比较完成程度。企业年度经营计划指标是指母公司、集团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年度经营计划指标。
定义计划指标的完成是大多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的主要经济责任的体现,也是评估和实现经营者收入和奖惩的主要依据。
(二)企业发展规划目标标准标准
企业发展规划目标一般为3~五年的发展规划目标。发展规划目标经企业管理团队、董事会或职工代表批准,报上级部门(或集团公司)批准。
(3)历史指标标准
历史标准可分为时间标准和范围标准。时间标准一般是指总资产、净资产、股东权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区间标准即任期间的累计或平均指标与任期前相同时间段的累计或平均指标进行比较。
最高历史或平均历史标准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
(4)行业指标标准
一是同行业同时平均经济指标标准。
二是同行业同时提高经济指标标准。
(五)政策法规标准
首先,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区分问题的性质,界定和评价经济责任。
二是确定违纪违规资金分类的量化标准。
违纪违规资金总额、违纪违规资金占审计资金比例、违纪违规资金占审计资金比例等。,并确定量化评分或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