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COSO报告内部控制概念的切入点
发布日期:2025-10-25 浏览次数: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内部控制失败的表现:缺乏诚信、会计信息欺诈、企业欺诈案件等,表明内部控制设计缺陷,缺乏作用,往往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者分析了我国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讨论的对策。
了解COSO报告内部控制概念的切入点
COSO报告已经成为人们解释和使用“内部控制”概念的标准和基础。回顾其来源,我们会发现,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法国法约尔创立的一般管理理论中就开始了。
被称为“现代管理之父”的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是一位法国工业家。1916年,他根据自己50多年的管理实践,发表了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这本书首次充分阐述了适用于所有组织管理的五大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继法约尔之后,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管理学家通常将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功能。管理的四大功能是相互作用的。管理过程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过程进行和实施的,这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控制功能是保证组织目标按计划实现所必需的四大管理功能之一。为了有效实现目标,任何组织都应控制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
控制功能包括建立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分析差异、采取纠正措施等活动。管理是一个大系统,内部控制是管理过程中内置的子系统,在管理过程中起着相对独立的作用,同时与管理计划、组织和领导职能交织整合。它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控制失败,管理就不会得到有效的保证,组织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现有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只是专门研究和应用管理的控制功能。经过仔细研究,组织的管理目标与COSO报告中提到的三个内部控制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该从管理的角度全面把握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内部控制与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有效性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此外,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来自于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管理目标的实现来自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最终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这样的视角,才能更好地理解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概念的内涵和延伸,从而找到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