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5-10-24 浏览次数: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1.会计组织机构控制
 
1.1 会计组织应该相对独立。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一般是根据单位的经济业务规模和会计业务需要来决定的。规模大、业务多的单位应当设立会计机构。规模小、业务人员少的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设立会计人员,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实行代理记账。无论是否单独设立会计机构,承担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群体——会计组织都应相对独立。
 
1.2 会计岗位职责明确,相互制约。无论如何设置会计岗位,都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会计岗位设置应适应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二是各会计岗位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能够进行考核;三是各会计岗位分工明确,业务往来应有记录,区分责任;四是实行职务分离,即一个人不能同时负责隐瞒自己错误和不良行为的职务。例如,出纳不得负责审计、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账户的登记;五是定期对各岗位进行考核。
 
1.3 配备会计人员应符合回避制度的要求。
 
1.4 定期轮换。会计人员的定期轮换可以使会计人员的业务完全熟悉,并满足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
 
2.会计控制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业务流程控制,主要是会计程序和方法应符合会计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二是对具体会计业务的控制。是指在处理具体会计业务时,应落实相关内部控制要求,确保会计质量,会计业务控制,如现金会计,应反映岗位分离、相互会计、权限控制要求,现金收支人员应及时与会计人员核对,定期库存。
 
3.财务收支控制
 
财务收支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财务收支权限的控制应当是收支的重要控制点,其基本要求是:一是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授权批准才能控制。包括①应规定各类经济业务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避免越权审批、违法审批的发生。②授权批准的范围。③授权批准的层次。④授权和批准的责任。第二,权限是统一的。财务收支权限的授权应当反映统一领导的分级责任,单一财务收支审批权的经营权不得同时授权多个人。否则,失去控制的有效性应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第三,权力分离。是指财务收支的审批人必须与经营者分离。
 
4.资产保护控制
 
财产的有效控制应当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人员与财产的直接接触,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由专人保管。也就是说,单位和财产应当由专人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财产。二是职务分离。即财产保管人员,使用审批权限应当经授权严格执行,只有经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第三,定期检查。即财产保管人员定期清点账目,确保账目一致,确保各类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性。说明财产清查在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中的中心作用,也是对单位实物财产安全的控制措施。
 
5.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考核
 
为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定期检查和评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检查内部会计制度是否能够有效遵循,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措施纠正原因。同时,对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坚决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只有将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真正落实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企业市场实体的逐步建立,会计管理在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企业等单位建立科学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通过实践得出结论:控制强,控制弱,无控制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