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发布日期:2025-10-24 浏览次数:次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1 1 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环节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部机制,在企业管理中枢神经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控制生产、供应、销售等工作,财务控制是一种价值控制,可以结合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进行综合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财务控制的综合性最终表现为其控制内容归结为资产、利润、成本等综合价值指标。
	 
	1 2 内部会计控制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依法有序开展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对内部会计控制有相应的规定,但由于执行不力,会计业务内部与其他业务之间缺乏限制,导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为单位内部管理的自发行动,可以可靠地保证会计秩序的运行。
	 
	1 3 内部会计控制是发展社会审计产业的需要
	 
	对于审计机构来说,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规范、完善,可以直接决定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审计业务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社会审计在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促进社会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2 1 合法合规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本规定是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任何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都必须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反映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 2 权责对应的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所有涉及会计工作的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有权超越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单位内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2 3 职务分离原则不相容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会计工作机构和岗位的合理设置和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的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的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参与不相容的经济业务。只要这些人员和部门不相互勾结,就很容易发现错误和不良行为。通过岗位分离,不仅可以提高运行效率,还可以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4 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合理控制成本,达到最佳控制效果。这是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必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