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内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下的分类

发布日期:2025-09-08 浏览次数:

在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相同,没有改变,但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侧重于责任分工和书面凭证文件的相互验证。在会计电算化下,除了一些规章制度外,大多数内部控制措施都是以程序的形式建立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因此,内部控制的功能是否合适有效,直接影响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此外,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处理的重复性和连续性,如果程序中的控制不当和无效,将比手工会计系统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审计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特别是程序控制。
 
一、内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下的含义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两个方面。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一基本规范(试行)》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的有效实施。”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万维网络,会计电算化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给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内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下的分类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审计和评价。根据控制范围,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是对特定功能模块和业务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控制。一般控制是应用控制的基础,应用控制是一般控制的深化。根据控制的预定意图,可分为预防控制、检查控制和校正控制。防止发现的损失和影响。根据控制采用的工具或手段可分为手动控制和计算机程序控制。一般控制多为手动控制,应用控制多为程序控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人机系统,内部控制既有手动控制,也有程序控制。根据控制实施部门的不同,可分为电算化部门控制和用户控制。电算化部门控制是指电算化部门人员或计算机程序实施的控制,用户控制是指会计数据使用部门对计算机数据实施的控制。
 
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方面,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计算系统中,许多数据不能被人眼直接审查,因为它们大多存在于磁性介质中,只能通过计算机读取。此外,在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人员由会计向管理转变,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将大大增加错误和欺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