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管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

发布日期:2025-08-24 浏览次数: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这场以大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厂的工业革命,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清楚地意识到成本要素对其利润目标的影响,加强成本会计和管理,同时对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提出新要求,在社会生产的前提下,成本会计出现在历史时刻,成本会计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联系实践,加强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受到企业主的普遍欢迎。本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关注日常管理行为,希望通过管理模式的改进和转变来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在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及时产生管理会计,客观上解决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经过企业长期实践证明,虽然管理会计也广泛传播,但与成本会计相比,那么,管理会计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限制其更广泛合理使用的因素是什么呢?我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管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
 
任何学科是否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学科能否独立成熟、不断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对于某一学科领域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产生的系统理论,要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对实践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从管理会计的发展来看,它缺乏标准化的理论体系。
 
本世纪初,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在泰罗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现代管理科学为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指导作用,赋予其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现代管理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决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认为决策是决定企业繁荣、成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管理职能。
 
2、强调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管理中的作用,注重人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智慧,调动人的积极性。
 
3、广泛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技术,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4、将企业视为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因此,管理者应从全局出发,从经营管理各要素的整体出发,实现经济活动综合规划和控制的优化。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石,我们可以从它的形成过程中考察它的局限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罗的研究工作是从他担任米德瓦尔钢铁厂工头开始的。他的特殊经历使他能够系统地研究工厂生产一线的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问题。在他亲身经历并发现生产效率低下是由于工人的“故意和懒惰”,他进行了“金属切割试验”,研究了每个金属切割工人的工作日工作量,并为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1898年,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铲子试验”,研究了工人每一套动作的准确时间。马克思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一定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具有历史先进性。但他不注重社会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客观事实,盲目以“一流工人”的工作水平作为企业经营标准来衡量其他工人的工作水平。这种过于标准化的标准化原则是不现实的。他的“极限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表明,基于科学管理理论的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不完整性及其自身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