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应用效果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5-06-26 浏览次数:次
提高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应用效果的对策
1.完善应用管理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1)建立健全管理会计法律法规。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主要是为了满足传统财务会计的需要,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健全适应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法律法规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出台管理会计准则,指导和规范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促进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2)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会计指导。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探索具体的管理会计模式。财政部应积极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整合社会力量,成立专门的研发小组和监督小组,选择不同规模、不同性质或类型的公共机构进行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测试,找出适合特定公共机构的管理会计模式。同时,开发一套完整的管理会计工具和相关培训课程,帮助中小型机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建立专项奖惩机制。财政局应当建立专项奖惩机制,每年选拔和表彰管理会计实践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加强处罚,重点监督阻碍管理会计应用的负面和恶意单位,或者列入信用黑名单。三是建立单位间沟通平台。借助国际“圆桌论坛”模式,为同类型事业单位提供沟通平台,在相互分享、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联系,共同推动管理会计进步。同时,为各单位提供学习了解管理会计最新趋势和讨论的机会。第四,入户指导。财政部应当组织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行家庭调查,认真了解各单位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并对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加强领导管理会计意识的培养,提高全体员工参与意识
(1)加强领导管理会计意识的培养。首先,财政部组织各机构领导管理会计理论知识讲座,强制参加培训学习,将学习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标准,加强管理会计宣传,使领导干部首先认识到管理会计职能的重要性,自觉加深对管理会计的进一步探索。
(2)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文化建设。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不仅是财务部门,还需要全体员工和部门的积极参与。单位应组织管理会计知识竞赛、板报、专栏等宣传形式,及时让员工了解和鼓励管理会计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进入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参与管理会计应用的潜力和积极性,稳步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3.全面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考核奖励机制,提高财务人员收入水平,鼓励财务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管理会计工作,防止人才流失。二是提高管理会计专业人员的认可度,使其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发言权,更好地发展职业生涯。此外,鼓励高校完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基础力量。最后,财政部要加大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每年拨付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用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4.加强内部管理
(1)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首先,项目资金预算申报应根据单位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进行全面的实地研究、业务调查和成本核算,制定可行的绩效目标,充分实现项目的使用价值。其次,预算制定和实施应尽可能全面控制,预算制定和实施与个人利益挂钩,单位各部门作为特殊类型的责任中心,以年度财务预算为基础,以责任中心为对象,财务预算确定的指标,按各责任中心分解。各责任中心根据预算编制相应的责任预算,作为责任中心的目标和评估的依据。最后,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和预算执行控制机制,严格控制临时计划外支出,处罚预算实际执行和预算批复数差异较大的部门,提高预算的准确性。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系统梳理固定资产,及时处理无账、无账的情况,及时清理报废达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及时记录尚未记录的固定资产,盘整固定资产。加强对资产购置和使用的审计监督,杜绝资产滥用、重复购置和超额配置。其次,固定资产的会计方法应从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度向权责制度转变,注重资产的合理消耗,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旧和账面净值,更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