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底日本财长提出人民币升值要求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世界热点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直接影响中国能否保持稳定的改革环境,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利益有关。因此,如何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已成为中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期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从一些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汇率制度改革中吸取一些教训。
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转变汇率制度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或地区正在努力寻求自身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它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增长率连续40年保持在7%以上。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受益于稳定的发展环境,包括稳定的汇率制度。日本和泰国是最典型的汇率制度改革导致经济发展受挫的国家。
自1949年4月25日起,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支持下,日本实施了振兴日本经济的“道奇计划”,将日元兑美元汇率锁定在1:360级,这个固定汇率已经实施到1971年,共22年。固定低汇率使日本企业长期不用担心汇率的变化,而是专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扩大产品出口,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55-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超过8%、10%、12%.然而,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产业结构与美国趋同的情况下。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正在升级,并扩展到所有重要的工业领域。在此背景下,日元被迫升值。日元的升值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71年2月。1971年12月,西方十国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召开会议。决定将日元汇率升值16.8%,即1:308,并以此为基准汇率,可上下浮动2.25%.此后,由于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美元汇率继续下降,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306日元。这一时期实行固定汇率。
第二阶段是1973年2月至1985年9月。1973年2月,美国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0%,日本不得不将日元转向浮动汇率制,逐步升值为1美元对240-250日元。
第三阶段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1985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酒店召开会议,就促进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达成“广场协议”。此后,日元汇率开始快速上升,进入10年升值周期,年均5.2%,1995年最高1美元兑换80日元。后来,汇率在1美元兑90-140日元之间波动。
日本货币升值的结果是日本经济低迷,持续了10多年。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泰国。经过4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泰国认为经济已进入更好的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放弃了泰国货币泰铢与美元的固定价格比较,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和国际投机资本;引发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为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日本和泰国的汇率制度变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教训,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首先,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地对自己的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对汇率变化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应该估计太低。日本和泰国都估计自己的经济发展太高,但对汇率变化可能造成的危害估计不够。当时,一些日本人认为,经过战后40年的发展,日本不仅在制造业方面击败了美国,而且在货币领域也站了起来。此外,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希望借此机会提高日元的国际地位。进而提高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元的升值。
其次,国家间产业相似是贸易摩擦不可克服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日美贸易摩擦加剧,两国产业相似是主要原因,在两国汽车贸易中尤为明显。后来的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谁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快,谁就能主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少数日本企事业单位在盲目乐观情绪的控制下,对未来发展规划不足。他们不仅在欧美国家购买了大量房地产,甚至花了很多钱购买名画古董。相反,美国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最终的结果是,日本经济停滞了10多年,而美国则繁荣了10多年。
第三,产业资本的海外转移应以新产业替代为前提。否则,大小企业的海外投资将导致国内投资不足、就业下降、国内需求不足和经济停滞的恶性循环。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日本的产业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升级,传统制造企业急于进行海外投资,以降低成本,占领海外。如果取代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气候,即使大量传统企业投资海外,也不应该对国内就业和需求产生太大影响。但实际情况是,日本在没有新产业替代的情况下,大企业纷纷投资海外工厂,为这些大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生存,被迫与大企业一起投资海外工厂。这样,国内投资不足,就业岗位减少,居民收入下降。国内需求不足。国内需求不足反过来影响了国内企业的投资需求,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在预期货币升值的情况下,严格防止热钱;打击非常重要。在预期一个国家货币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热钱进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问题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量减少损失。从日本的情况来看,热钱的进入将日本东京的房价推高得太高,1995年日本股市达到38900点,泡沫经济非常明显。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继续低迷。泰国经济在短时间内的崩溃是热钱影响的结果。
第五,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汇率的变化(升值)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把握数量和程度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长期稳定的汇率水平对保持一个国家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日本和泰国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特别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一个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增强,汇率不可能永远保持不变,升值是必然趋势。在升值压力下,采取措施解决升值压力,然后在条件成熟时采取具体措施,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第六,货币升值应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良性的汇率变化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货币升值应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后做出决定,不得考虑经济以外的因素。广场会议结束后,日元的急剧升值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也与日本政府试图缓解日美贸易摩擦,避免两国关系恶化的原因有关,导致日本货币在短短10年内的急剧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