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风险资本市场
发布日期:2025-05-05 浏览次数:次
建立风险资本市场
高科技项目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最终的结果;也需要很高的投资才能取得成功。例如,集成电路、核电站、航天器、通信设备、生物基因工程项目等,没有相当大的投资强度,就不可能看到结果。
高新技术项目可以生产或提供别人没有的、更好的、更便宜的、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开拓新的市场,赢得丰厚的回报。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变化、投资企业自身素质等诸多原因,约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项目将“颗粒无收”,大量项目无法收回全部投资。但一旦投资一个项目,回报可能会高达投资的十倍甚至几百倍。比如投资DEC的投资者投资了很多项目都失败了,但仅靠投资DEC就弥补了所有的损失,创造了10多亿美元的利润。据统计,1965年~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回报率为19%,是股票投资回报率的两倍。在苹果,风险投资公司每投资1美元,回报240美元。因此,高回报促进了投资者的投资活动。
高新技术成果向生产的转变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且应在市场经济原则和适度政府干预的前提下,实现相应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善。积极发展连接科技研究、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环节的风险投资产业,是完善这一经济结构的具体体现。它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催化剂,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手段。
风险投资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为了满足当时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的资金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风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金。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风险投资不到1亿美元,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增加到200亿美元。目前,风险投资规模已飙升至每年600多亿美元,专门从事2家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机构一万多人,每年约10000人, 000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在东部波士顿投资8家.在硅谷西部地区,7亿美元创下37亿美元的高纪录。巨额风险资金的进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硅谷之所以能有今天科技“麦加城”的地位,与风险投资的干预密切相关。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和发展风险投资,使风险投资活动在制度完备、机制灵活、政策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趋于活跃,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活动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历史趋势,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新加坡也出现了风险投资热潮。2005年,法国政府出资6亿元建立了“风险资本国家基金”,希望推动30亿元投资于高科技产业。中国主要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资不足,融资结构不合理。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的比例超过82%,而风险投资仅占2%.3%,这种融资结构不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因此,高新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风险投资,这对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从而完成了从技术到产业的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