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财务管理
去年,海信实施了“恢复利润计划”。他们关闭了不了解的AV行业,通过产权改革战略撤出了青州海信等非主导企业,忽视了主要产品的数量份额,重视了销售份额的战略。2000年,海信以134.7亿元的销售收入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保持了强劲的排名,成为同行业公认的市场健康、金融稳定的公司。
今年,为了引领当地家电,提出新的目标,海信在内部发起了“精细化”运动。海信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利润将在每一个管理环节流失,尤其是大企业集团。据海信相关人士介绍,“精细化”运动已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同时启动,从产品开发和生产工艺的精细化、制造的精细化、营销的精细化,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1.精细化制造环节
今年2月,海信彩电荣获200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零投诉”产品荣誉称号,成为17年来唯一获得该荣誉的产品和公司;巧合的是,在1998年春天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为1997年无投诉品牌后,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00年再次通知海信变频空调被确定为无投诉品牌。到目前为止,海信空调已经成为一家两次获得无投诉品牌的公司。
正如海信相关人士所说,更多的精力将用于质量,质量成本将降低,质量好,服务成本将降低,如此稳定的发展,消费者和制造商将受益。据报道,由于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自1992年以来,海信彩电单机维护成本已降低80%%。
自去年年底以来,海信投资20亿元,占地1200亩的“海信信息产业园”园区建设即将结束,预计今年9月正式开业。据了解,园区内的制造设备和生产技术无疑是世界级的。目前,先进的生产、检验和设计设备不断从世界各地运往园区所在的地黄岛。届时,海信的制造水平,即产品精细化水平,将大大提高,真正走上“精细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2.营销环节的细化
追求商业质量是海信营销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市场份额和零售份额中,它更喜欢后者。这类似于日本索尼。虽然中国的市场份额不高,但零售份额很高,所以即使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它仍然可以赚很多钱。海信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包括内部评价方法,调整基层营销理念,销售高价商品,使低价产品只占20%%。
据了解,在海信彩电销售中,零售份额基本高于市场份额。但在空调产品中,变频空调占80%%比例。据相关人士介绍,2001年,海信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一方面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提高产品制造精度,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
2000年,彩电市场环境恶劣有目共睹。价格战没有充分发挥海信市场工作的诸多潜力,但贯穿业务链的信息管理却大大降低了对公司利润的吞噬。在主要从事彩电业务的海信股份有限公司考核指标体系中,1997年收款占1000%1998年、1999年各自下降至75年%和50%,到2000年,回款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比例已降至300年%,市场管理如占有率、信息、促销执行、宣传等占有率为25%%,网点管理、客户满意度等服务占25%%,周转次数、库存水平、资产安全、业务确定等业务管理占10个%,财务和分企业内部管理分别占8个部分%和2%,在考核体系中,近20项详细指标逐一规定了详细的标准和奖惩方法。
2000年初,海信营销体系全部转变为子公司体系,子公司拥有全部地方市场运营权、人员配备权和货物调度权。集团总部在下移业务重点和权利的同时,注重加强指导和控制,密切关注分公司的运营。一方面,通过人员指标、网点开放规模和方法、价格范围控制、监管资金使用等措施,调控子公司运营;另一方面,通过日销量表、业务日报、库存周报、成本分析周报等方式了解子公司的经营趋势。
此外,海信还在总部和各分公司设立了监察部门,对子公司及其下属服务部门报告的情况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实,全面了解人、财、物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到位,海信市场基础稳定,适应性增强,各级人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对总部指令敏感,行动到位,运营安全得到保障。自1998年以来,从未发生过业务人员携款的情况。
“精细化”的营销带来了海信产品在市场上的突出表现。目前,海信电视在行业内的商场覆盖率仅排名第四和第五,但其单个商场的平均销量排名第一和第二。海信空调在2000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也提前完成了预订任务,市场份额从前七名进入第四名。
3.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海信本着“发展健康”的理念,始终坚持“传统”的财务政策。同时,海信的财务管理也力求“精细化”,把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极致。
在海信每月的干部分析会议上,主要内容之一是财务分析分析、各种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及其分布、新产品试生产、库存周转、应收账款年龄分析、预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贷款产品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财务状况,分析业务状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
据了解,海信于1997年成立了集团资金结算中心,使资金从分散经营转变为集团公司统一贷款还款、统一调度,不仅避免了决策遗漏和使用浪费,更重要的是,借助控股企业资金使用时差,使1亿资金贷款3亿效益。由于资本运营效率的提高,海信可以在快速扩张中提前偿还银行贷款2亿元,贷款总额从1998年的11亿元下降到1999年的8亿元。
多年来,海信也探索了许多可行的做法,如选择最佳支付时间,显象管可以提前3个月支付,可以减少支出3%——5%。海信财务报表一般不允许有应收账款,代理商不再赊销,只有零售商场可能在月初铺平底部,但必须在月底收回。我们不能为追求销售铺平太多的基金。例如,我们不能以200万元的价格出售100万台,而以500万元的价格出售150万台。看来销量上升了,但投资增加了。海信坚决不这么做。
有人担心“在追求健康、牺牲大量时间的过程中,市场潜力很可能被竞争对手占据”,但海信管理层自信地说,如果别人健康占领,我们就拿不回来,但如果别人不是健康占领,我们还是可以拿回来的。1969年诞生时,海信是青岛的一家车间工厂;
1992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海信的销售收入也只有4.1亿元,净资产8913万元;
但2000年,海信的销售收入猛增至134.7亿元,净资产达到22.8亿元。
在1992年至2000年的8年里,它增长了近33倍。可以说,在典型的家电竞争产业中,海信确实创造了国有企业发展的奇迹。随着海信的快速发展,大量国有企业在家电行业陷入困境。为什么国有企业的改革结果如此不同?国内家电市场多年低迷,中国从未对海信实施过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那么,海信如此快速增长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根据几天的实地考察,这家老国有企业30多年的经验启发我们,“传统”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海信做大做强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