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我国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措施
发布日期:2024-05-15 浏览次数:次
改进我国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措施
(1)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完善并落实到项目部。首先要从内部控制环境入手,注意控制活动的效果,做好内部控制,注意信息交流。基于上述内部控制要素,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在具体实践中,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企业自身和各项目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规则。就项目部而言,重点是控制人、财、物。对于不同的项目负责人,划分不同的审批权限和金额,如重要业务的处理流程、具体审批权限的设置、不同岗位的分离(特别是合同签订、付款等重要事项的责任人权限划分)。二是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情况变化和问题及时调整,不断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优化,如提高员工素质、做好不兼容职务分离、完善制度、严格执行等。第三,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部的特点,及时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评价,实施情况应与项目部负责人和负责人的奖惩挂钩。(2)重点关注项目内的各种资源配置和资金控制。一是做好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在施工企业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建立良好的资金预算制度。项目部有权对项目资金安排提出建议,但不得随意筹集资金和支付。在资金收支方面,施工企业要统筹协调,企业管理层和资金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资金收支。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追求闲置资金升值,科学安排周转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建筑企业也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大额资金支付管理和大额现金管理。二是做好项目材料和材料的管理工作。结合工程施工实际,严格按定额和成本掌握原材料和辅料的使用。首先,要做好材料/库存的采购管理工作。根据施工组织计划、预算消耗和预期消耗情况,每月编制材料和材料采购计划,报项目经理和企业负责人审核。其次,要科学管理材料库存,定期盘点。领用、消耗等都要严格按照流程登记。对于工程材料,要根据工程进度合理使用,防止闲置或浪费,以保持合理的库存。项目未用完的建材,由公司在项目部核算的基础上统一管理使用。第三,对于小件工具、物品等低值易耗品,可以参考材料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但要落实相关责任人。可采用“五五摊销”,摊销费用计入成本。(3)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工程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工程机械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项目部应根据收支类别,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定并严格执行成本计划,尽可能经济可靠。项目由专门会计人员负责会计处理。财务处理时,要贯彻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分部分项目的基础上,落实施工队的成本核算,如钢筋组、木工组、安装组等。对于可对象化到项目的成本,应正常处理。对于不规范的费用,应区分对象化条件,严格按照标准入账。项目不承担的,由有关负责人自行负责。(4)做好项目固资和临时设施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即固定资产比例较大,施工项目部具体实施施工机械的应用和管理。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也必须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等固定资金的管理。可以说,建筑施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首要重点是确保资产的安全,避免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欺诈行为。工程项目部应当设立使用或者暂时闲置固资的账单,做好实物管理、调入、调出、盘点、查账等基础工作。对于必要的临时设施,还应建立财务记录,正常费用计入工程成本,可收回的折旧收入应减少相关成本。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设环境必将越来越完善,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必须从无序竞争转向有序竞争和核心竞争力竞争。对于工程项目,项目部应采用先进的现代财务管理方法,探索适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活动,制定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