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2-20 浏览次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资金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主要保障。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虽然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践中仍存在财务管理问题。综上所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
 
调查发现,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没有把财务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学校的资金管理和分配层面。首先,学校专项资金的控制不严格,供应范围也很广。一般来说,在编制项目预算之前,财政部门在分配相应的专项资金之前,学校缺乏必要的论证,导致资金的应用与项目脱节。在财务预算和决算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有专项资金,但应用范围非常模糊。其次,从资金分配的角度来看,存在不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安排资金、临时仓促决定项目等现象,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严重影响了项目预算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意识形态理解,特殊资金的应用风险增加,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2.现行制度层面的问题
 
从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制度层面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学校财务管理体系大多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难以满足当前学校财务工作的要求。比如重预算内财务和资金管理,轻预算外财务和资金管理;项目资金预算比较粗放,不够详细,执行起来比较随意。在当前形势下,财务管理方法变化太快,基层单位跟不上步伐。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制度层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例如,许多学校没有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有些学校没有建立政府采购管理制度、项目预算管理制度等。此外,领导片面认为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其他部门也没关系,导致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流于形式。其次,财务管理机构不完善,不独立,人员配备不足。例如,有的学校只设立财务室,有的财务室附属于行政部门,财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财务管理不到位,财务人员忙于一般事务工作,没有时间提高管理水平。第三,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例如,原始凭证的管理和审核并不严格,使票据不符合有关规定,甚至假发票趁机报销。学校财务记账不规范甚至违反会计管理规定的问题层出不穷,质疑学校会计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执行薄弱
 
对于国内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其财务管理过程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首先,从应用效果的角度来看,虽然这种模式在规范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实施、会计监督和提高财政资金应用效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活动发生了重大变化,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性日益突出。其次,中职生定单培养,班级经常发生变化,管理难度加大。基于此,在财务管理层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支付困难。许多学生不能及时支付学费,甚至有些学生的学费被推迟了两年,直到他们即将毕业。就财务管理监督覆盖而言,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难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同时,也存在财政拨款跟踪问效难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各单位之间的关系网络复杂。在处理问题时,总是遵循大事化小事化的标准,没有从根本上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导致恶性循环。最后,学校内部审计不独立或缺失,内部审计监督无效。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独立性不强、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审计机构不完整等问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上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单位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只有会计部门,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