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发布日期:2024-02-20 浏览次数:

我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研发起步较晚,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部控制研究较少,导致我国主管部门和医院药品采购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原因有很多,如市场体制、国家政策、医院内部控制和医生道德素质。就医院而言,药品采购占医院总支出的50%以上。如果药品采购内部控制薄弱,采购审批安排不合理,新药资质审查不规范,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利益相关者将有机可乘,最终大大增加医院运营成本和人民群众负担。
 
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医院在药品采购方面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没有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内控意识薄弱
 
医院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滥用职权人为干预医院会计工作。中国医院通常采用院长责任制,只要院长批准,所有财务事务都不需要向内部审计部门询问。因此,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难以对医院领导进行财务审计,医院高级管理人员成为财务“自由人”,难以发挥审计作用。
 
2.内控环境松懈,内控系统混乱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模糊、松懈,难以深入开展管理者权限和审批程序。药品常规采购业务和非常规采购业务没有明确的授权审批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常规采购和非常规采购存在不同程度的“计划未审核,药品第一”现象,原因是首先满足临床需要,采购计划审批滞后,特别是非常规采购,导致采购资金失控和采购权滥用。
 
3.内控制度建设滞后,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创新意识,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无用。其制度建设不完善、不科学、不严谨,难以实施。同时,由于医院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信息在实施过程中失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
 
4.缺乏监控机制,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医院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执行不足,许多医院为了节省费用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或指定专职人员监督检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执行,导致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执行不足,难以发现问题,问题无法协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