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议

发布日期:2024-01-17 浏览次数:

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
 
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随着人们对查询信息速度的期望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网络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硬件设施。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还需要防范网络技术风险,避免信息泄露。在软件方面,高校要加强财务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线上线下收费系统、票据管理和报销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不同时空财务服务的完美对接。高校所有校区、院系、部门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硬件和软件系统都要求不同校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高校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使整个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使财务信息共享更加顺畅。高校可以通过各方组织研讨会、网络资源共享、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以整体力量推动部分发展,以部分积累促进整体进步,使高校财务管理不再出现任何缺点,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
 
(二)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许多高校过于注重硬件设施的采购,或者片面地认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会计电算化,而忽视了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情况下,高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计算机技能和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高校可以实施“引进出去”战略。一方面积极从社会人才或优秀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国内外各种高端培训,加强知识和技能。这样,在保证高校财务体系原有机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可以稳步提高。
 
(3)完善相关制度
 
高校要从大局出发,从小处出发,制定一系列规范财务管理的制度。例如,在票据打印方面,建立支付、票据管理相关业务申报、审批、实施、审计等环节的控制制度。对于各部门提交的收费申请,财务部门应严格审查收费项目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各类票据的使用作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对非法使用票据的部门和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制定相关处理办法,并设立专人审计,完善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在学生收费制度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学费延期制度,既要避免恶意欠款的发生,又要体现高校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此外,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还应建立专门的制度和人员管理,否则长期管理秩序混乱会导致整个财务预算和收入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