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4-01-17 浏览次数:次
改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注意事项
(1)确保信息可以共享和扩展
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应该是财务信息的高度共享,这就要求高校预算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票据管理系统、线上线下收费系统、报销系统等大量数据的完美结合。财务信息的高度共享不仅要在不涉及机密的情况下保留内容,还要在时间上实现即时性,因为一旦某些信息失去及时性,其效用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如果要达到理想的目标,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使用标准的内外接口是第一步,因为只要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接口,就可能导致数据无法共享、数据共享延迟等后果。
(2)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由于计算机数据高度集中,受计算机病毒、非法人为入侵、人为操作错误、机器故障、非法损坏等因素的影响,数据容易被盗或破坏。因此,必须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我们应该“先安全”,“外部”是指对外部紧急危机的相应处理,“安全”是指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和技能培训。
1.外部问题
外部问题引起的不安全包括人为和非人为的不安全。人为主要表现为黑客利用操作系统漏洞进行攻击,恶意入侵外来人员,造成财务数据泄露和破坏;非人为表现为病毒感染使系统无法运行,端口扫描使信息泄露或破坏。为防止信息泄露或破坏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高校应建立信息记录库,避免或降低安全问题的风险。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攻击手段应该越来越自动化、复杂化、严谨。只有提高自身技术,从根本上抵制黑客的入侵和病毒感染,才能更好地保证信息的安全。
2.内部问题
内部安全问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和能力。意识方面,是指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网络安全保护意识,警钟不长,信息安全维护意识不到位,信息保密工作疏忽;能力方面,是指财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能力较弱,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应该加强的地方。因此,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保密意识,还要加强操作系统、硬件和网络环境的维护。杜绝部分内部人员贪图私利,造成信息泄露和破坏,加强外部监督和权力制衡。
随着现代金融管理理念的发展,高校金融管理引进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高校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充分利用它是对所有师生、职工和社会相关人员知情权和监督权的有力保障。一旦滥用,就是信息泄露和破坏的首要缺口。因此,只有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保证高校各方面的正常运行,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引领和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