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成本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3-11-26 浏览次数:

通过财务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成本控制也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将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常规经济活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对纪律检查工作的成本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对项目管理了解不够。一般高校财务人员对财务活动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收费、付款和会计上,导致管理不当。为确保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工作具有高水平的成本控制能力,财务人员应咨询更多合格的工程会计人员,提高基础设施项目成本控制的水平和能力。
 
(1)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成本管理
 
为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财务人员应根据医院的情况和项目特点,制定适当的项目施工规定,确保其管理更加制度化和标准化。规定大致如下:一是建设前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均应申报,经学校协商后,根据学校自身财务状况和项目价值(教学、科研)进行审核,批准后方可准备开工。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应明确项目建设的目的和用途、施工质量和施工期限,并明确项目所需的资金和支付方式。如有模糊,应予以驳回并重新审批。二是施工期间发生合同以外的费用,应及时签订补充协议,签订补充协议时保证财务人员在场。协议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费用原因、工程质量要求、工期要求和投资金额,与项目同步。第三,建议基础设施项目的支付方式主要是合同分期付款,结算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最终付款,并提供审计后的决算和验收表。
 
(2)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签订合同时,应当约定付款与工程进度挂钩。支付工程进度款时,必须经基础设施部、财务部对施工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后方可支付。工程进度表是工程进度的具体反映。工程进度表由现场控制监理人员签字。必要时,高职院校财务人员还应到现场检查施工进度。
 
(三)控制投资全过程
 
加强基础设施项目成本控制,完成设计阶段的技术方案论证、施工招标的详细预算、施工过程中的签证管理、更严格的变更控制等全过程投资控制措施。以设计阶段为例: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片面强调设计成本,而且要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努力使工程设计更加经济合理,还要考虑社会因素对投资的影响。
 
总之,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整体质量和资本投资,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