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和建
发布日期:2023-11-02 浏览次数:次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是全面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建立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后,最重要的是注重实施,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规定的研究,认清思想利益,提高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责任意识。要把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组织学习,分析基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搭建干部职工交流学习平台,定期组织交流讨论推进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实施中的工作体会,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大家都有责任,每个人都是主人。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的运行程序和人员职责,做到一切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循。要根据单位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根据职责确定员工,绘制更清晰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加强对各环节工作的有效监督,督促正确行使权力,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管理,督促他们对相关数据和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专业化、科学的分析、研究和总结,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同时,要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加强责任追究,认真追究导致内部控制失败的责任人员,使相关人员真正把握内部控制工作,把责任扛在肩上。
三是加强内外审计和监督。加强内外审计是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单位的独立部门,配备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开展审计工作;及时整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具有熟悉单位财务控制的特殊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准确把握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容易造成损失的失控点。通过定期有针对性的审计监督,可以对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化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外部审计更加权威,要重视外部审计工作,定期邀请独立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高度重视发现的问题,专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努力尽快解决。
第四,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目前,财务知识更新迅速。财务人员作为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如果不学习新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知识,就无法满足新的工作需要。在鼓励财务人员加强自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外出参加培训,不断更新、补充和扩大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更好地满足财务工作的实际需要,真正承担严格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由审计机关进行专项审计业务培训,确保熟悉审计工作重点和流程,持证上岗,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对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监督,及时调整和使用不合适或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人员。
总之,建立和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资本风险、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正视,对症下药,结合实际工作努力解决,确保该制度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规范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