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问题分析
发布日期:2023-10-22 浏览次数:次
1引言
财务管理专业是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一级学科工商下设立的专业。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与原三峡大学人文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组成。自成立以来,在“双服务”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利水电产业)的指导下,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在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甚至工程专业的新生到财务管理专业。如此多的学生进入财务管理专业学习,其就业质量到底如何?还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教研项目为基础,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分析了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院了解学生目前的就业质量现状,也有助于学院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向社会和用人单位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2.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问题分析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质量,包括大学生就业区的流动、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工资水平、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空间等。基于此,在借鉴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和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根据大学每年报告的毕业生就业统计表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工资水平、就业区流动、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行业等五个指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分析。
2.1毕业生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率是量化分析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前提标准,能直观反映毕业生就业比例。一般来说,高就业质量往往需要合理的就业率水平来支撑,但就业率越高,就业质量就越好。2015年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9.39%,说明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2.2毕业生就业工资水平
薪酬是毕业生基本生活的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基础。一般来说,毕业生的薪酬水平越高,f明用人单位对其能力的认可度越强,就业质量越好。数据显示,2015年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月收入主要集中在两个范围内。63.40%的毕业生月收入集中在2000-3000元,18.17%的人月收入集中在3000-3500元。一般来说,毕业生就业薪酬水平较低。
2.3毕业生就业区流向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机会收入也不同。因此,谁能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业,就业质量就越高。数据显示,2015年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地区流向湖北省,占42.7%,其次是广东,占13.34%,其次是江苏、湖南、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总的来说,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相对较低。
2.4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
就业单位性质不同,工作环境和待遇也不同。因此,它也可以部分反映就业质量。数据显示,2015年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占38.93%,其次是事业单位,占15.36%。
2.5毕业生就业行业
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同,工资待遇也不同。一般来说,垄断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工资水平往往较高。数据显示,2015年三峡大学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最高的是水利水电企业,占23.51%,其次是制造业,占16.19%,金融业占不到3%。
通过对上述五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评分
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不是很好,存在以下问题:
(1)毕业生就业工资总体水平较低。
(2)毕业生就业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较低。
(3)金融行业毕业生就业比例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