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3-09-06 浏览次数:

独立高校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独立高校必须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财务管理专业是为了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税务等领域,税法课程属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税法课程学习熟悉税收原则、相关税收政策和政府和企业的税收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法制度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2012年开始的增值税营业税改革,税收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要求高校对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革。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
 
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学生。虽然税法教学对数学的要求不高,但应纳税额的计算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同时,财务管理专业的许多课程都涉及到计算,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等,但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参与实践、实践能力强的特点。
 
2.税法课时不足的现象
 
税法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的课时为每周4小时,总课时为48小时,相对较少。税法课程体系一般包括税法的基本理论、实体法和程序法。其中,税收实体法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目前,我国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近20种税种。每种税种都有不同的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可见,税法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短短48个课时很难满足教学要求。这样,教师只能选择三种流转税和所得税进行主要教学,并对其他小税种进行介绍性教学。税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企业在涉税业务流程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税种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税法的内容,企业的实际需要与我们的教学相矛盾。
 
3.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务实的,希望员工能很快适应工作。目前税法教学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面临适应缓慢、工作不熟练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用人的赏识。税法虽然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但更强调实践能力。同时,由于缺乏实践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4.税法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税法的更新速度
 
近年来,我国税法领域进行了许多改革,许多税收发生了变化,如个人所得税门槛的变化、国内外企业所得税的合并等。特别是过去两年,我国对营业税改革进行了重大改革,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财税改革目标,税法领域的改革将继续更新。为了适应国家税法改革,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变化的人才,我们的税法教科书也需要加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