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决策相关性研究
发布日期:2025-02-26 浏览次数:次
财务报告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决策的有用性”。在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将现金流量表与传统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进行比较,涉及以下三个问题:(1)哪些报表与报表用户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更相关;(2)哪些报表提供的信息更有利于预测未来现金流量;(3)哪些报表能更好地揭示财务状况的变化和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如下:
财务报表决策相关性研究
1、传统财务报表决策的相关性正在减弱
(1)基于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存在诸多缺陷,容易导致投资者误解和决策失误。具体表现为:一是资产负债表缺陷。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的报表。人们通常通过分析流动比和速动比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随着指标研究的深入,流动比和速动比的缺点已经暴露出来。虽然流动资产反映了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实现的资产,但它包含了许多流动性较弱的项目,如存货迟缓、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流动资产损失和预付款等。这些资产很难转化为现金,不再具备偿付现金的能力,但计算反映偿付能力的流动比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速动比大大降低了资产的范围,但速动资产仍包括应收账款,其指标的客观性和有用性仍值得怀疑。二是损益表的缺陷。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纸上富贵”,只看账面利润,却没有真正的现金流入。只根据净收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现金流量表不受净收益变化和企业会计政策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我们可以揭开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冰山一角”。(2)许多研究表明,国内外企业不同程度地操纵盈余,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严重信息扭曲。目前,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选择会计政策、控制应计项目、控制收支事件和金额。公司管理部门从信号理论和博弈理论的角度,适当运用盈余管理,有助于实现公司价值,使证券市场更加有效。然而,从国内外许多例子来看,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上市公司普遍滥用盈余管理。国务院总理朱成基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设立的题词实际上是“不做假账”。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利润操纵和会计信息扭曲已经达到了不可容忍的水平。根据这些会计信息,投资者根本没有安全感。
2、现金流量表具有较强的决策相关性
相对而言,由于现金流量表是基于“收付实现制”,因此不太可能被操纵,因此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更加客观。美国的 FASB曾指出:“现金流量表很少涉及确认。因为所有的现金收支都是在它发生时确认的。报告中的现金流不涉及估计或分配。与此同时,除了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项目分类外,很少涉及判断。”应该说,客观性是现金流量表的优势。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声称:“如果信息是最相关的,但不是最可靠的,并产生相反的情况。然后,有用的信息项目是这些可靠信息中最相关的信息。”
正因为如此,从关注利润指标到关注现金流量指标是信贷决策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现金流逐渐取代利润指标已成为商业银行审查贷款对象和评估贷款风险的重要依据。现金流量指标以真实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商业银行可以掌握企业当前和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准确判断企业的偿付能力和融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
为促进和推进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改革,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判断企业是否能偿还贷款,偿还贷款资金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提倡信贷资产清理分类的主要工具和方法是现金流量分析方法,即通过计算企业早期现金流量和一系列相关因素的推理分析,预测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识别企业是否有还款能力及其来源,根据风险程度合理分类现有贷款。
此外,在利用现金流量预期未预期盈余方面也取得了进展,Beaver 与Langsman(1982)通过1978) 和1979 年样本数据的横截面回归发现,现金流可以在盈余的基础上提高对股价走势的解释。Gombala和Ketz(1983)调查了流动性应计制度调整对现金流量和盈余指标的影响,发现如果将现金流量定义为盈余折旧,则现金流量与盈余基础的回报率有关。Wilson(1987)调查了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是否超过盈余,发现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在控制盈余变量后具有增量信息。相对而言,现金流有更多的增量信息。Judy Rayburn研究了经营现金流、应计项目与证券报酬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有效地支持了经营现金流、综合应计项目与异常证券报酬之间的相关性假设,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证券分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