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加强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的意义

发布日期:2023-12-14 浏览次数:

1、加强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的意义
 
疾病预防中心是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其相应的职责,如人民免疫规划、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与公众的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公众更加关注个人健康和环境健康,并对疾病预防中心的职责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疾病预防中心的职责范围有所扩大。在此背景下,疾病预防中心的财务管理需要在传统工作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更新工作内容,提供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以满足现有新环境的需要。内部控制可以为疾病预防中心的财务管理带来新的思路,管理会计的建设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中心的科学财务管理。
 
二、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疾病预防中心财务部门岗位设置管理不完善
 
疾病预防中心财务部门的合理岗位设置是有效实施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制度前提,也是财务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目前,疾病预防中心的岗位设置管理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各岗位设置方面,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这也使得不同岗位之间的制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出纳岗位和资金会计岗位由同一工作人员负责。二是由于疾病预防中心的服务性质,员工紧张,不仅岗位设置不合理,而且人员配备不足,进一步加深了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障碍,财务部门人员不足,一人兼任会计总账、会计、数据管理甚至审计职责,不能发挥财务工作的监督作用。
 
2.疾病预防中心预算控制不足
 
预算管理是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帮助中心有效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疾病预防中心预算控制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为预算制度关注、预算能力和预算执行不足。首先,中心预算制度缺乏关注,因为预算编制不是财务部门,而是各部门相互合作,完成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所以相关人员不注意预算制度,预算工作不合作或敷衍,会影响中心预算编制的质量。其次,预算编制的细化程度不够,只是针对中心的收支、历年的财务状况和简单的预算数据,而不是将预算编制细化到各个部门、各个项目,这样会使预算编制略显粗糙,无法很好地反映和覆盖各种费用。最后,关于预算的实施,在相关人员的工作过程中,预算已经流于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受制度的约束,而是受到主观选择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预算的控制。
 
3.疾病预防中心费用控制不严格
 
疾病预防中心的费用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的难点之一:目前各项目的费用控制不严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控制公共资金支出难度大,特别是会议费用、办公用品采购费用等日常行政用品,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实报实销的模式,因此在费用支出和报告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第二,对于一些科目,特别是公共费用,由于许多疾病预防中心没有建立费用参考体系,其平衡控制作用难以发挥。第三,由于部分疾病预防中心资金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补贴、项目开发合作,为相关单位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疾病预防中心没有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使用标准,会给单位会计人员带来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中心资金的潜在风险。
 
4.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分离
 
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实现财务管理,而不仅仅是作为制度安排进行独立的管理约束。疾病预防中心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分离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各一线部门业务运行与财务资金流动不一致;二是财务部门作用有限,对各部门工作进展知之甚少,不利于财务管理质量;三是难以产生有效的财务信息,帮助各部门做出决策,或者各部门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不太重视财务信息的使用;第四,对各部门经营结果的监督、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分离,使得财务部门难以对各部门发挥内部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