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现状

发布日期:2023-09-05 浏览次数: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现状
 
(1)对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高校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了解不深,往往注重计划、轻实施和考核,削弱了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规范、约束和评价高校财务活动,以实现财务活动的预期目标。虽然许多高校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在“三大”项目决策过程中,大多数高校由学校领导直接批准,缺乏集体决策或联合签署制度,不履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即使一些高校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也是徒劳的,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治措施。
 
由于大多数高校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如高校财务审计和财务记账人员、票据保管人员和出纳会计人员、物资采购人员和招标人员、资产保管人员和资产记账人员没有严格的授权限制,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即使有些岗位为了追求成本效益原则,一人承担两个不相容的岗位,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未能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很多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执行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而一些高校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容简单,权责不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漏洞,为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导致一些高校在物资采购、基础设施、科研立项等领域利用职务便利和违法犯罪。因此,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是高校面临的迫切工作。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不足
 
信息化建设需要对数据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多数高校采用独立的局域网进行物理隔断,导致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形成自己的独立系统,使财务系统与其他部门的业务系统隔离。由于缺乏全面、健全、有效的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跨平台兼容性差等问题,给数据共享带来困难,导致财务管理运行效率低下。在高校信息环境下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财务人员的信息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阶段高校财务人员对信息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信息条件下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求。
 
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会计凭证开始由原纸质凭证转变为电子凭证,改善了纸质凭证容易损坏的缺点,提高了凭证查阅的便利性。由于互联网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财务数据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高校内部控制需要注重财务数据的存储方式和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但高校需要严格控制财务工作中随意篡改数据的行为,防止营私欺诈的发生。在财务信息环境下,电子发票逐渐融入高校日常经济业务活动,虽然有利于财务人员保管、查阅、查询原始票据,提高财务人员会计处理效率,但缺乏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难以识别电子发票的真实性,增加电子发票重复打印报销的风险,使财务人员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