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夯实审计工作基础
发布日期:2025-11-19 浏览次数:
1 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夯实审计工作基础
国内高校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程度复杂、项目内部控制薄弱、审计干预程度大等特点。根据这些业务特点,做好审前准备是建设工程审计的基础。首先,全面了解建设工程决策阶段和准备阶段的重要文件和材料,了解要审计的建设工程。这些重要文件包括项目批准的相关文件、建设项目的基本要求、建设项目设计的基本内容、建设项目的概算、建设项目资金的构成、政策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等。;其次,审计组应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听取相关部门介绍,参与一系列招标工作,进入施工现场,了解未来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内部管理;第三,了解具体的行业规范和部门规章,如预算编制和定额的特殊要求。最后,审计小组应定期到财政、计划、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和建设单位了解项目情况,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报告和补充建设项目的动态情况。只有做好审前准备工作,才能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为建设工程审计的实施提供前提。
2 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
审计小组应根据前期掌握的建设项目情况,分析评价建设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计划。同时,审计小组应根据各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和管理方法,重点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完善具体的审计工作计划将有效地指导建设项目审计的有序发展。
3. 实施审计
实施审计是收集审计证据,分析评估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初步形成审计建议。这三个步骤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如果在分析证据时发现证据不足,就需要回去补充收集证据,或者在考虑形成审计建议时发现证据不足或分析不当,也需要回去重做。注意施工现场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审计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降低审计风险。这就要求审计小组的工作人员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在施工现场比较图纸,了解设计变更和结算文件,进行测量、检查、比较检查,看图纸是否与实物一致,是否偷工减料,私下减少过程等。应主要注意以下审查方面:
(1)变更工程主要取决于变更设计原因是否合理、处理方法是否合适、变更处理依据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规范、变更现场签证是否规范、完整等。
(2)隐蔽工程量是否属实,有的虽然签字齐全,但可能是假的,但确实很难找出是否是假的,只能从签字时间、签字地点、施工情况等方面进行逻辑分析。因此,对于这部分的确认,审计人员最好当场签字。
(3)工程量审核主要取决于工程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相对应,计算工程量是否合理,定额是否正确,人员、材料、机器是否合法。所谓的合法性是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执行的。
4. 加强计算机在高校建设项目审计中的应用
目前,标准化建筑将越来越多,这些标准化建筑,我们可以根据图纸计算,提前存储在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检索功能,应用哪个标准建筑,调出图纸部分工程量加上基础处理部分,不同地点的材料价差。此外,利用计算机的超级计算功能,只要输入工程类别、施工单位资质水平、辅助材料差异调整系数等基本数据,就可以解决复杂的工程收费问题和大量的工程数据计算。计算机审计可以大大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从复杂的数据计算中解放审计人员,更多地关注工程施工的监督。
- 上一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