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意义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高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意义

发布日期:2025-11-12 浏览次数:

高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可以使高校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准确,促进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因此,预算执行和财务决算审计应作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使高校制度更加完整,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质量。
 
一、高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意义
 
1.有助于《审计法》的执行
 
高校是国家财政主体和重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和Q计算审计的开展和实施可以监督和约束财务预算管理,使其更加科学。促进高校教育发展,提高教育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分配资金
 
在高校财务预算制度的实施中,一些制度和政策缺乏完善性和合理性,容易滋生各种问题,需要通过审计监督来完善和规范,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这项工作的实施可以使财务部门按规定办事,确保财务资金的管理和运作更加规范,避免浪费。监督学校各部门,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审计工作开展时,存在资金浪费、挪用资金等情况。预算执行审计跟踪监督各预算资金的收支,使各部门资金得到合理应用。
 
3.扩大审计领域和范围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收支审计相对单一,没有全面审计预算的编制和实施。由于审计部门不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考虑的问题相对单一。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扩大了审计领域和范围,逐步加强了审计力度,使高校领导逐步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改进,实现资金的合理应用和分配。
 
二、高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周期短,法律法规仍存在诸多漏洞,制度层面滞后。许多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不完善,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策审计制度不纳入监督职能。财务预算审批程序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编制结果错误,预算指标调整不严格,部门间协调不足,导致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性[1]。
 
2.审计观念落后,预算内容缺失
 
许多高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时间短,局限性大。只注重自身预算和决算的编制、财务收支活动的审计和监督,不注重管理和效率的审计,对高校经济决策缺乏预见性,不能提出科学的审计意见。预算编制仅为教育费收支预算,不包括科研、基础设施、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收支预算,与实际预算编制原则不一致。
 
3.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性不强
 
一些高校认为预算的编制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各部门参与不足,没有预算基础数据,导致财务部门与各部门脱节,对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在这种情况下,预算资金分配不合理,随机性强,导致部分部门预算过高,而其他部门资金不足。它影响了大学工作的发展。
 
4.审计技术落后,不符合财务信息化要求
 
在计算机网络的背景下,高校对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内部审计工作仍滞后,不符合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审计技术手段落后,仍以人工审计和错误纠正为主,不注重学校教育资金的合理应用,效益不足,不预测未来效益,研究偿付能力,界定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部门未与其他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审计内容单一,范围狭窄,增加了高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