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后果:会计寻租研究逻辑起点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经济后果:会计寻租研究逻辑起点

发布日期:2025-11-01 浏览次数:

经济后果:会计寻租研究逻辑起点
虽然会计的经济后果理论来自斯蒂芬·A,泽弗 (Stephen A. Zeff,1978年)在其著名论文中首先提出,引起了人们对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广泛关注,从而使人们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然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经济后果”理论只引起了人们对会计准则最终运行结果公平性的关注。事实上,会计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本身表明,会计自然具有经济后果,但在此之前,人们更关注资源配置过程中会计的效率。从这个角度看,会计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应该是指各社会经济实体利用会计信息转移财富的不公平后果。当然,其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具体的表现是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的影响。
美国提出经济后果理论后,人们更加关注会计准则及其制定过程的公平性和公开性,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演变为政治程序或博弈。事实上,在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许多利益集团甚至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参与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评论。其基本特点是对拟出台的会计准则进行政治游说,陈述“经济后果”,对准则制定人施加压力,往往取得成功或至少折衷的博弈结果。
从广义上讲,任何能造成经济后果的资源配置机制都可以引起寻租活动,因为没有任何机制能够无障碍地运行。也就是说,无论是市场价格机制,还是企业内部层次管理机制,还是政府行政干预机制,都有其运行成本和“故障”。当一种机制因“故障”而被其他机制所取代时,社会经济资源就会处于“公共领域”,其租金价值也没有得到界定,因此寻租现象自然会发生。显然,资源的非生产性利用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租金价值的消散是其最大的特点。由于会计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会计寻求租金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来进行。因此,会计寻租是指通过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从而引入或修订的会计准则,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由于会计会导致财富的不公平转移和会计实际上难以中立,因此通过影响会计运作的规则,即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将社会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有些人会受益,有些人会受到损害,财富的转移不是为了有效利用,它只是不同社会利益集团既得利益的重新分割,由瓦茨和齐默尔曼的会计实证研究所证实。在这方面,会计上的非生产性财富转移与寻租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同时,如果会计没有经济后果,就不会有社会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也不会有会计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政治博弈,因此将经济后果作为会计寻租研究的逻辑起点有充分的事实基础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