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对策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加强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5-10-04 浏览次数:

加强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对策
 
分析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或加强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对策。
 
(一)会计师事务所要真正学会国办56号文件的精神。
 
国务院56号文件系统地提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产业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国家将采取的各项扶持措施,鼓励和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尽快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国务院56号文件高瞻远瞩地指出,会计师事务所要在“转型”服务改革中发挥三大作用:一是提高经济信息质量;二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三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公共利益。充分发挥这三个方面的作用,离不开“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辩证地说,只有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才能为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奠定可靠的基础。贯彻和学习国办56号文件,首先要由事务所领导班子带头,带头在事务所全员培训班宣传,安排员工讨论。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会计师事务所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强调“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应纳入规划,建立健全易于操作和实施的防治机制。让团队全体成员明确共同目标,对“审计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风险的防控取决于团队的所有人员,毫无疑问。
 
(2)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企业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的会计师”,熟悉和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的基础。否则,“审计风险控制”就成了一个空谈。“准则”是国家会计法规的组成部分,是会计专业标准,是资本市场上的“游戏规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准则”的学习和研究应该是制度化和定期的。实践告诉我们,“准则”也在不断修改和改进,许多内容,如公允价值计量,仍在深入探索中。学习“准则”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员工学习“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效果很好。因此,领导、部门经理、注册会计师都可以用审计案例进行讲解和交流,这对防范“审计风险”更具现实意义。
 
(3)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内部控制,务实制定风险防控制度和措施。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副部长王军评论说,“指导”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以防范风险和控制欺诈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虽然“指导”是为企业设计和制定的,但它对会计师事务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加强审计风险控制”问题上,可以引用“指导”中的内部控制理念,丰富和完善“审计风险”控制的制度和方法,使其更加有效。副部长王军还指出,未来企业内部控制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测试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既然我们的注册会计师是审计师,那么我们自己的内部控制应该更加科学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