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档案功能的定位
发布日期:2025-09-04 浏览次数: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档案功能的定位
由于会计工作结果(会计档案)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具有领域拓宽、环境依赖和数据改性的特点,虽然会计电算化有助于简化会计过程,拓宽会计监督功能,但会计工作质量控制和会计信息安全利用存在诸多问题,为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使会计职能适应会计环境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应从调整会计职能入手,将会计职能的行使设置为两个层次。一是前台工作人员行使经济活动的会计监督职能,完成单位经济业务的处理;二是后台工作人员行使会计工作的再监督职能,完成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和信息利用。会计档案作为记录会计工作过程、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状况的证据,不仅是会计工作前台与后台的联系,也是实现会计质量控制和会计信息利用的主要途径。因此,与传统手工记账时代的档案管理功能相比,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功能应突出其两大功能。
1.会计质量控制门槛的功能。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及时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是留下经济业务记录和会计工作痕迹,包括“错误”和“欺诈”行为,并通过相应的事后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暂停上述行为。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档案收集门槛的前进,确保会计档案的真实性,反映经济业务和会计工作的原始外观;其次,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实施结果纳入档案管理范围,定期将监督信息反馈到会计工作前台,真实记录信息反馈和信息处理过程;第三,建立会计档案收集审查制度,制定各种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归档要求,内容完整、程序完整、具体要求、责任明确,使会计档案收集成为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过程。
2.会计信息使用窗口的功能。由于计算机中的数据文件是动态的,总是在变化,会计档案使用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备份数据,定期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档案要素复制到磁介质上,与相关文本材料和电子文件一起归档,确保归档数据的完整性,为实现档案数据的综合查询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其次,采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单位经济业务分类,处理会计信息,通过会计档案编制研究,通过财务年鉴形成有价值的会计信息,防止保存档案信息的载体失效,丢失重要会计信息;第三,根据工作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会计档案信息,提高会计档案的使用价值,做好会计档案数据的日常维护工作。
-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
- 下一篇:会计电算化对内控制度的影响